社会化俱乐部成体育产业主力 散兵找到"组织"

[摘要]每到周末,位于浦东三林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就变得热闹非凡。偌大的冰场上,练滑冰、打冰球、玩花样滑冰,上海的冰迷们尽情享受着冰上运动带来的新体验。

社会化俱乐部成体育产业主力 散兵找到"组织"

小冰球迷们在飞扬冰场训练。本报记者邵剑平摄

■本报记者龚洁芸

每到周末,位于浦东三林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就变得热闹非凡。偌大的冰场上,练滑冰、打冰球、玩花样滑冰,上海的冰迷们尽情享受着冰上运动带来的新体验。

在专业的冰场感受速度,也可以去帆船俱乐部体验乘风破浪,或者拿起手机,一个微信就能加入社区网球俱乐部——在上海,各种新形式的专业体育俱乐部正慢慢走近老百姓的身边。即将开启的体育产业发展蓝图,也为这些社会化俱乐部描绘出了一片新的蓝天。

小众逐渐成为大众

无论是冰上运动,或是网球、帆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依旧留有小众的印象。但悄然间,它们开始变得流行起来。

周行,行者网球俱乐部的创始人。俱乐部2005年在康桥半岛社区创办时,只有不到10个人,如今,行者网球俱乐部在上海网球界小有名气,规模也已达到200多人。“行者”的模式不同于一般公司化的俱乐部,移动互联网是俱乐部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加入一个微信群,就可以加入俱乐部,参与俱乐部组织的各种比赛。每个月,俱乐部都会组织会员参加各种比赛,足迹甚至走到了日本。每年春天举行的“行者杯”网球赛今年步入了第六年,年末,周行还策划将第一次举办“上海市俱乐部精英赛”,召集沪上16家网球俱乐部比试球技。周行说:“创立‘行者’完全是我的爱好所在,相比其他俱乐部,我们俱乐部的形式比较松散,大家通过微信相约打球比赛,主要目的就是以球会友,切磋球技。”如今,像“行者”这样的俱乐部在上海越来越多,它们或来自于社区,或成长于朋友群,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俱乐部成为新时代下专业俱乐部的代表,为喜爱体育的达人们织出了一张关系网。

2004年,当香港企业家时立宪来到青浦淀山湖畔时,这里只是大观园一个几乎被荒废了的少数民族风格村寨。但是,当他把家安在这里,再经过11年的打磨之后,他一手创办的美帆帆船俱乐部已经拥有3000多名爱好帆船运动的注册会员,帆船也从当年的20条增长为现今的200条,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帆船主题俱乐部。更让时立宪骄傲的是,这么多年来的潜心推广,帆船项目已经在上海日渐生根,2016年的里约,他利用社会资本成立的首家49人级快速帆船国家队将代表中国走上奥运赛场。时立宪说,这11年,他看到的是上海帆船的发展:“2004年时,帆船俱乐部只有一家,现在已经变成了20家。”

飞扬运动中心的火爆人气,让创办者杨扬(微博)也有些意外,毕竟在上海这样一个南方城市开展冰上项目,多少会因为天气等因素而受到限制。但是飞扬“开门”到如今一年半,人气一直在往上走。“冰场主要做大众开放和培训两块,目前非节假日每日客流在150人左右,双休日达到500人,此外我们还有600名注册学员。”杨扬说,这还是起步阶段,“上海目前有10块冰场,经营状况都不错。我相信冰上项目应该在上海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小项目也有大经济

任何一个社会化俱乐部想要在大浪淘沙般的市场中乘风破浪,都要有十八般武艺傍身,经过多年的沉心经营做大基石,才能在即将开启的收获期找到市场的出口。

“越是像我们这些刚起步的项目,越是要向大众敞开门槛。”杨扬说,“做大了人口基础,以后才看得到盈利的空间。”开业至今,杨扬的经济账并不好算,每年1300万元的运营成本,让白手起家的她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但即便如此,飞扬面向大众开放的价格依旧保持在低水平线上:每两个半小时最低20元、最高60元的门票,让冰迷们“票有所值”。但另外一方面,杨扬又拥有一个拳头产品:师资。上海目前有4家冰场拥有冰上项目培训业务,杨扬因为拥有最高资质的国家队退役教练团队和国外专业外教而成为佼佼者。加上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各种项目齐全,使得前来飞扬培训的冰迷们趋之若鹜。2016年冬运会上海代表团更是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签约飞扬培养短道速滑和冰球队伍。

任琰每周都会带上一对儿子前来练冰球,按照眼下的行情,80节的“冰球模块课”价格在1.3万元左右,平均每节课160多元。按照每周四节课的频率,一周的培训花费要600多元。而孩子们的装备一套在3000元左右,另外还有400元左右的参赛费用。任琰说:“一般中产阶级的家庭,这些投资还是愿意投入的。毕竟对孩子而言,冰球是一个可以受益终身的项目。”

美帆俱乐部2014年1月到6月的业绩是2013年的248%,经过11年的积淀,美帆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时立宪说,美帆的经济账,来自于外界对于品牌的认可。他举了个例子。俱乐部成立的49人级国家队,光一个月教练费用就要9000英镑,但同样客观的是闻风而来的赞助商——沃尔(微博)沃来了,劳力士来了,谈的合作起板就是300万美元。在美帆,因为它的中产阶级目标人群定位,8000元一年的家庭入会费只占到了收入的30%,而包括买船、船队培训等二次消费占到了收入的70%,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头”。

对于从事移动互联网的周行而言,他成立行者网球俱乐部,只是自己的爱好所在,所以并没有给自己的“副业”加码太多,会员AA制使得他每年都能达到收支平衡。虽然俱乐部本身并没有太多收入,但对于整个体育消费而言,诸如“行者”这样的俱乐部,却有着不小的贡献:“比如我们每次组织比赛,都是一次郊游。比赛的同时,还会产生很多其他消费,这些都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

散兵期盼找到“组织”

社会化体育俱乐部的存在,使得上海的体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将成为体育产业的生力军。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也让这些社会化体育俱乐部看到了新的空间。

但是,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这些“散兵游勇”的社会体育俱乐部而言,最需要的是一个行业的“领头羊”,以及扶持俱乐部的细则和政策。

对于个体的网球爱好者而言,“行者”这样俱乐部的存在,让他们找到了组织,可以有比赛打,也可以在固定的俱乐部中切磋球技,一起成长。同样,对于各俱乐部而言,他们也需要有这样的组织,带领他们一起壮大。周行说,眼下上海的网球俱乐部还不够系统,很多俱乐部和“行者”一样,都是个人创办的社区组织,一般都是单打独斗,自生自灭。他建议,如果各个网球俱乐部能实行俱乐部注册制度,俱乐部的发展就能走上“快车道”:“如果有了统一的管理,俱乐部之间的交流比赛多了,赞助商也会多起来,网球的环境就会更好。”

虽然一枝独秀,但时立宪认为,帆船产业要繁荣,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按照国外帆船行业的经验,俱乐部是一定要加入协会的,有问题,协会会帮忙想办法。协会要代表会员的利益,帮助会员俱乐部一起发展,才能同心协力让帆船运动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杨扬对此也有同样的建议:“根据我们做的调查,上海的冰迷不少,特别是小孩子,对冰上运动有兴趣的不在少数。我们也一直想吸引更多的学员来学习冰上项目,但降低家长的投入是关键。怎么降,协会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未来的赛事要注重增加赛事的附加值,吸引宣传报道和赞助,这样就能把孩子们的参赛等费用降到最低。”杨扬坦言,如今的冰上运动虽然日渐红火,但依旧属于“初级阶段”,如果协会能加大“统领”的力度,就能最大程度将这个产业做大做深。

这样的借鉴意义,同样适用于其他刚刚发芽的社会化体育俱乐部。“说到底,大力发展社会化俱乐部,促进体育消费,俱乐部一定要抱团取暖。”周行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volh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