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屡出乱 篮协你还有什么不是临时的

外援工作签证一天没到,罚款1万块,封顶30万。这种规则,听起来更像是给CBA球队中途换外援开了一个口子,最无奈的情况下顶多30万买一个名额。而这条规则,却是赛季初没有写入《注册暂行办法》里面的,是一个临时的规则。

CBA联赛发展了20年了,连球员注册规则,都还是一个“暂行办法”。有时候,你觉得篮协最需要的是一个律师,或者请教一些真正懂立法的人士,因为他们的规则经常设计的漏洞百出,不得不依赖大量的“临时解释”来解决问题。

但如果你去找CBA的俱乐部们聊聊,或者圈子里的一些人士,他们会觉得篮协留下这些“暂行”和漏洞,都是故意的。设置了政策门槛,留下公关的漏洞,模棱两可的解释,听起来像一场阴谋论。但有些怀疑,不是没有痕迹的。

打个比方,允许引入亚洲外援之后,一度篮协想要废除这个规则。但今年,篮协规定第四节只能单外援。姚明都指出,这个“末节单外援”和“亚洲外援”是互相矛盾的。实际上,末节限制了外援之后,依然允许亚洲外援上场,是加强了亚洲外援的作用,这和一年多前的初衷又相悖。

所谓规则一定要严谨、严密。比如篮协的新赛季竞赛规程是这样写的:“外籍球员实行2人4节6人次,第四节只能上场1人次!”

看清楚了么!第四节只能上场1人次,那么问题来了。加时赛是不是可以上两个外援?因为你在规则里写明了特指的“第四节”,并没有注明包含加时赛。如果这个规则被质疑,那么篮协是不是又要出台一个补充规则,而且这个补充规则,既可以说允许,也可以说不允许,你既可以说“为了锻炼本土球员”,又可以说“加时赛为了保证精彩”。

这种模棱两可的规则,到底有多糟糕。你就知道现在中国篮球联赛的管理者的水平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们的管理者从未尊重过规则。如果要一件件去数就太多了。比如2003年,规定每支球队必须有一节全场紧逼;比如有一年说外援可以暂时先不注册,后面再注册,结果那年广东宏远只能单外援。

篮管中心只要换一个管联赛的部长,规则就得变一次。外援规则变来变去,联赛日程可长可短,设置门槛却没有任何服务。

最简单的一个事,每年季后赛几乎都要碰到。如果两边都提前解决了对手,比赛是否提前,还是静待赛程到来?而几乎每年到这个时候,就只能等篮协“文件”。俱乐部需要安排备战时间,安排售票,安排球迷推广,可是篮协根本不管你这一套。他们只按自己的意思来决定提前,还是延后。

很早就有人提出来过,CBA应该来一次真正彻底的联赛投资人大会,商定一个至少5年的计划。确定相对固定的赛程,稳定的外援规则,这样俱乐部可以明确自己的经营策略。比如外援是否签长约,每年固定的推广时间。但几乎每一次联赛会议,就短短一天,篮协直接宣读新赛季规则。

就像最近出现的吴冠希注册事件,篮协说,季前赛是中篮公司搞的,与他们无关。但季前赛是篮协强令要求参加,并且球队没有出场费,并不是单纯的商业比赛。你不能动用权力给下属公司挣钱,出了事推给公司,这不过又是一个临时工借口而已。

如果一个发展了20年的联赛连注册规则都是“暂行”的,那么篮协的管理者是否意味着都是“临时”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ueminl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