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冬奥会与民生投入不矛盾 将推动民生发展

冰雪北京冬奥申委林峰2014-10-31 15:50
0

2009年10月2日,巴西里约热内卢赢得了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听到这个消息,时任巴西总统的卢拉情难自禁,眼泪夺眶而出。亿万巴西观众,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国家首脑动情的一幕,深受感动。我记得当时卢拉说了一句让无数人印象深刻的话,“今天是我们摆脱过去附在我们身上的最后一丝偏见的一天。我想这是值得庆祝的一天,因为巴西已经走出二流国家队伍,步入一流国家行列。”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卢拉的心情,以及一个国家的尊严。现在,北京正在申办冬奥会,一个国家的尊严和期待,你到底理解了几何?一个国家通过举办一场举世瞩目的赛事,获得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收益,你到底理性地计算过没有?要反对一个事物,别只有立场,没有数据支撑,何不平心静气,坐下来算一算?

举办冬奥会,会不会乱烧钱?这是一些人心中的疑问。如果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那必将是一届最为节俭的奥运会,并不存在浪费一说,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将充分利用2008年留下的奥运会场馆。据悉,冬奥会总共需要12个场馆,而其中只有4-5个需要新建,其余的只要稍加改造08年夏季奥运会的场馆,即可利用。而要顺利举办一届国际大型赛事,所需要的住宿、交通、生活、安保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也一样都可以重新拿来使用。

举办冬奥会与民生投入不矛盾 将推动民生发展

很多人说我们已经举办了一届夏季奥运会,也举办了青奥会、亚运会、大运会,所以“够了”。可是,从能够重新使用的角度考虑,在同一个城市再次举办一届国际赛事,又何尝不是一件划算的事?让比赛场馆继续得到利用,让城市的良好形象继续得以保持,有什么不可以?一句所谓“够了”,怕不是理性之言。

我们再来说说投入和收益比的问题。很多人一方面担心国家没有财力举办这样的大型赛事,另一方面又担心投入太多收益太少。我觉得有这样的担心,也很正常。其实,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如今的财力和国际地位,都已经今夕不同往日,有了巨大的提升。经济基础稳固,政治环境稳定,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相对丰裕。世界第几的虚名可以不提,但是,这么些年来,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宽裕,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如今,在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基础上,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要进一步释放,则是眼前国内经济接下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甚至,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人喜欢存钱,是出了名的,人均储蓄率排名世界第一。中国的储蓄率超过50%,2013年,中国的居民人均储蓄更是超过3万元。而与国内人均储蓄数据相对应的,则是另外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14年我国出入境旅游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而国家旅游局的数据则显示,2013年中国居民出境旅游总人数高达9818.7万人次,人均花费约为1368美元,全国旅游业呈现出明显的国内游“冷”、出境游“热”之势。

从上面的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老百姓不是没钱花,而是不知道怎么花,老百姓有钱了,却愿意拿钱到国外旅游、消费,而不愿意在国内消费。出现这样的状况,真是让人疑惑又遗憾。显然,从促进国内消费的角度来思考,北京和张家口举办这样一场国际赛事,是有非常有必要的。通过举办这样的赛事,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也能进一步释放国内的消费潜力,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因为举办了奥运会、举办了国际性的滑雪赛事,北京和张家口,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

现在又有人说了,国内的乡村校舍还有很多很破烂,有些小孩还上不起学。为何不把举办冬奥会的钱,花费在民生上?类似这样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办“国际型大事”的国家,都会遭遇的一个问题。即使最富裕的美国,如果它要举办奥运会,也会有人出来追问类似的问题。但是,即使人们问了无数遍,该办的大事还是会如期举办。我现在还没有听说过,因为地球上还存在贫穷,所以,某届奥运会停办了。实际上,除了因为战争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外,奥运会还不曾因为其他原因而停办过。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举办奥运会和民生之间,本来就不存在什么对立。如果一个国家还存在破烂的校舍,就不让这个国家办任何大事,所有人都应该停下来,等着这些问题都解决“干净”,那是在胡搅蛮缠。简单的把民生和冬奥会对立起来,是没道理的,这是虚假的对立。冬奥会和民生之间,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首先,要知道,举办这样的国际赛事,机会难得,每四年一届,要轮多少年,才能有这么一次机会?而要竞争下一次机会,又会遭遇怎样的对手,世界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危机,是很难预料的。很多国家都在竞争,没有能力举办只能退出竞争,那是别人的遗憾,现在有机会、有能力举办,却自己阻挠自己,浪费机会,那就是愚蠢。况且,老百姓开展冬季运动已经自发的形成,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冬季运动的势头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各种冰上、雪上运动,申冬奥实际上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其次,像基础教育等民生方面的投入,中国的财政每年的投入已经不少。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媒体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财政部从2010年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校舍改造类项目是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校舍改造资金399亿元。这是一笔非常大的投入,而且,这方面的投入还在不断增加。

举办冬奥会与民生投入不矛盾 将推动民生发展

再者,冬奥会不仅仅是一项投入,它也是一项投资,是一项考虑了眼前更考虑了未来收益的有效投资,是能赚钱的。实际上,正是因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北京的地铁、环保,以及市民的外语教育、素质教育等民生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因为奥运会举办带来的旅游收入,再进一步转化成民生投入又有多少,则更是难以估量。

支持北京申冬奥,理由其实就这么简单。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wchrisli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