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周日开跑保障先行 左手拿棉衣右手备冰块

本周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马拉松将在外滩鸣枪开跑。比赛较以往提前一个月,也意味着赛事将迎来更多的变化。而针对不同时间点的不同气候条件,赛事也将有针对性地调整安全措施部署,为选手提供更多医疗保障和服务。

早一月避开雾霾

一周前,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雾霾中开跑,引来吐槽一片。提前一个月,今年上海马拉松的改期举行,最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躲开雾霾。那么上马究竟躲过雾霾天了吗?

上海国际马拉松承办方东浩兰生赛事公司总经理周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根据以往的天气数据分析,比赛当日出现空气重度污染的可能性不大。根据预报,本周日,上马举行的当天,申城气温在15到19摄氏度之间,可能有雨。专家表示,从目前情况分析,当天出现雾霾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组委会查阅的10年气象数据资料比对后,我们发现11月上海的空气质量更优于12月。”周瑾表示,这也是上马提前到11月开赛的原因。组委会同时表示,由于上马是国际大赛,参赛者达3.5万人,即使出现雾霾天,临时改期也不现实。

今年北京马拉松赛,一水儿的口罩跑者成为特殊风景。不过在专家眼中,这样“武装到牙齿”的方式其实违背了健康跑步的初衷。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质研究与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刘欣告诉记者:“雾霾天运动时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吸入的有害物质势必会增加,所以从体育锻炼的角度而言,不推荐在雾霾天运动。”他表示,戴口罩(有效阻隔PM2.5)虽然可以减少对于有害物质的吸入,同时也有碍呼吸,从运动的角度而言,呼吸不畅同样有害。一旦上马遭遇雾霾,各位跑友应该针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量力而行。

怕热着也怕冻着

历年的上海国际马拉松都在12月初举行,为防止跑步者在抵达终点后受寒,组委会准备最多的物品之一就是棉被。而今年,赛事提前到11月2日举行,为了防止高温天气出现,防暑降温首次成为医疗保障的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服务参赛者,组委会也将增设10个饮水站,8个用水站(给选手提供降温海绵),并新增3个营养补给站。为了避免比赛最后3公里发生意外,赛事主办方也将每隔100米就发布告示,提醒参赛者不要超负荷。

“对于习惯在12月天气下进行比赛的上马参赛者来说,环境温度上升这个客观条件,对身体和状态肯定会有所影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何智纯表示,“往年12月跑,我们比较重视选手的防寒、保温,而现在不但要做好保温的准备,更要做好降温的准备。因为沿途气温高的话,选手身体的散热、水分流失情况较原来有很大的变化,组委会将做好准备,充分供水,准备好降温的海绵、冰块,注意对运动员状态的观察,防止出现脱水、中暑的情况。”

怕冻着也怕热着,何智纯说,“我们和组委会进行了专题探讨和研究,加强了医务人员关于中暑等相关疾病处理的培训,并增加了饮水点的数量,同时在各医疗点和饮水点配置了降温措施。一方面我们要准备好防寒的被子,一方面,我们也要准备好降温的冰块,只有准备充分了,预案做足了,才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沿途20个医疗点

据何智纯介绍说,今年上马沿途共设立20个医疗点,比去年增加了一个,中途有15个,5公里、10公里、半程、全程的终点还有5个医疗点,并由第一人民医院、华山医院等7家三级甲等医院组成的涵盖全赛程的定点医疗救治圈,此外沿途还有19辆救护车,包括两辆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的特种救护车。

除了覆盖面很广的医疗设施外,在10公里终点附近,以及半程和全程终点前2公里开始,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放置2个人一组的医疗组,举着提示牌,提醒选手要在特殊路段加强自身保护,量力而行。这些医务人员还会对运动员进行医疗观察,一旦发现运动员有异状,立刻采取相应措施。

备战上马小贴士

合理配食,避免偏食。多吃果蔬保证睡眠,储存能量,包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倾听你的身体。不要下赌注加大你的训练量。

赛前 补充水份,拉伸韧带、活动关节。

赛中 人多拥挤,保持冷静,避免碰撞。量力而行,享受过程。匀速前行,安全完赛。

赛后 运动后不要立即停下,继续慢活动几分钟,有助于体能恢复。适量补充水或高糖饮料是机能恢复的重要前提。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olfzh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