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参赛者:雾霾段子太烂 指责无助改进比赛

[摘要]恰好今年我供职的媒体为北马组委会制作了一部纪录片,我也能从侧面了解到,北马的很多问题正在改进,很多问题暂时无法改进。一味的指责对赛事本身,没有任何帮助。

北马参赛者:雾霾段子太烂 指责无助改进比赛

■体坛周报(微博)记者张远(微博)

跑,还是不跑?这是个问题。浓重的雾霾笼罩京城,站在毛主席纪念堂的东侧,我瞻望天安门,想从一直微笑着的毛主席画像中汲取正能量。雾霾太大了,我看不到他老人家,甚至连天安门也是雾失楼台的景象。好在没有太多的纠结,3万人的盛会,该来的都来了,大家群情激昂,很快,我就说服了自己,坦然面对雾霾了。

“不管你跑与不跑,都要呼吸这PM2.5超过300的空气,生活中太多事情,你都必须学会承受。”我这么对自己说。

这是我第二次北马,相比第一次北马时的稀里糊涂,这次我还认认真真地准备了一番。如果说买双新鞋子也算的话,我还真算得上认真呢。为了这次马拉松,我买了一双打折的运动鞋,我给自己的理由是,原先的那双鞋子太重了,不利于创造PB。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超过去年的北马成绩,争取净成绩进入4小时。

专业人士建议,马拉松比赛用鞋最好要适应一个月时间,我没那么多时间去适应,也就穿它跑了一次,约12公里。如果单纯以每周跑步的次数看,我还算认真,基本上每周4次。同样,专业跑者建议,每周或者每两周一次超过30公里的长距离,我却几乎没有。我记得唯一一次30公里,还是今年春节后的第二天。

我没有跟专业跑者比较的意思,毕竟我的体重还不适合挑战330,我说的认真准备,也只是相对一年前的自己而言。

开始的前30公里,一切顺利,配速基本在5分15左右。一路上,我超越了550、500、430、400的兔子,我知道,即便我再努力,也不可能追上330的兔子。你必须清楚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面对现实。

在23公里左右,我被身后的400兔子追上,他叫刘军(微博) ,西安人,气球检录时没带进来,“没气球的兔子,没人跟跑!”他笑着说,稍显失落。他随即又换了一副很轻松的口吻,“不过,也好,不带人,也就没压力。”面对现状,他如此迅速地调整内心,正是我所欣赏的态度。

刘军2008年才开始跑马拉松,6年时间,跑了50个,上个月刚参加了马来西亚的两个马拉松,背靠背,两天两个无间歇,我惊讶不已。他淡淡地说,“这真没什么,有人一年就跑这么多。不过,人跟人不能比。我不追求成绩,也不追求跑100个或者200个,只要喜欢就去跑。”北马,对他来说就是以赛代练了。他的经历足以让我折服,6年前,他还是一个低头与数字打交道的财务,朝九晚五,不过他在杭州上班,守着偌大的西湖,不去走走有些暴殄天物。“绕西湖一圈差不多10公里,刚开始只是走,走一圈就累得浑身疼了两天,但后来坚持下来,开始慢慢跑了,再后来就经常是10公里的慢跑……”

我认真打量这位40岁的男人,中等身材,偏瘦,但很精壮,紫外线给他的皮肤涂抹上了一层古铜色。他不是跑马天才,他的成就源于热爱和坚持。

刘军在群里的名字叫“小怪”,就是小妖的意思,一般总是替大王巡山的那种。但他懂得如何创造自己的快乐,“很简单,跑马就是因为喜欢,就像有人喜欢麻将,个人爱好而已。”几乎每个跑者都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表述略有不同,我记得村上春树也有过类似的表达。对一个跑者而言,奔跑42.195公里,大部分不会简简单单,用脚实实在在丈量这样的距离,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重要的是热爱。在我看来,跑步是一个内心独白的过程,我几乎去每个城市出差都会带一双跑鞋,用双脚去丈量一座城市的街道,呼吸那里的空气,感受一座城市的律动。

相对于我一般10多公里的锻炼而言,马拉松的挑战要有更多艰辛,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那是几乎不可避免的内容。你跟自己较劲,战胜自己。这是我第一次跑马拉松时的感悟。现在,我觉得跟自己较劲的内容上又有了新的内涵——说服自己接受失败,学会认输。

进入奥森,北马还剩下最后5公里时,我掉速特别明显。腿已抽筋了,连腰也要抽筋,新鞋把脚掌磨出一个大水泡,跑一步都要忍受疼痛。

去年北马,我在进入奥森前超越了一个兰州的老太太,大约6、70岁,她的特征很明显,头发花白、驼背,跑步时很不协调,肩膀左低右高。这次我在同样的地方超越了她,依旧是肩膀左高右低,驼背前行。去年,在最后还剩3公里时,她超过了我,一刻不停奔终点冲去;今年同样的情景再现,几乎在同一个地方,她又超越了我,很快消息在前方的人流里。

这一度让我倍受打击,我想追,却无能为力。这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马拉松的意义所在,它绝不仅仅是一个自我征服的勇敢旅程,它会给你挫折、失败,关键在于,你如何去面对这样的挫折和失败。我第一次停止跑步,走路。耳边响起村上春树的话,“我跑马拉松时,即便再累,也不会停下奔跑的脚步,马拉松就是要跑完的。”去他的村上,我只是我,平凡生活中亿万个“小怪”中的一枚,但我有权利让自己快乐,我接受失败,坦然认输,不再纠结。

我不想放弃

■体坛周报记者吴晓寒(微博)

比赛前夜,拉肚子、胃痛、感冒,再加上被无数次提醒的第二天北京严重雾霾,我真的有些打退堂鼓了,真的值得吗?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定在晚上8点去睡觉,只期望早上难受能消除,这是我第一次北马,我不想放弃。

凌晨5点的北京毫无意外地雾霾笼罩,起床,吃早餐,手机里下载好跑步时听的脱口秀,难受的症状缓解了大半,好兆头!

站在熙熙攘攘的天安门广场,自嘲成为万人吸尘器的一员为北京空气做贡献了,心里还有些小紧张,因为虽然已跑步两年有余,但除了年初在高雄跑过一个25公里的超半马,我的跑步生涯没跑超过15公里的距离……8点整,开始了!

最终的成绩是2小时44分钟,顺利完赛,但这个成绩跟我平时练习的相比,每一公里都慢了大概40秒到一分钟,可能是天气的原因,也可能是前几天的胃部不适,没能补充能量,总之从出发就感觉浑身无力,第一次体力极限也在5公里不到时就来临了,按平时的方法,调整呼吸,放慢脚步,过了三四公里,依旧没缓解,雾霾的空气吸得太多,嗓子和鼻子都发紧,嘴唇也开始发干,特别期待补水站。虽是第一年跑北马,但前两年也参与报道,也见证了北马的服务和补给,不得不说,今年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补水站没发生混乱,厕所也井井有条,“尿红墙”也没发生,主办方还准备了无数吸满了水的海绵供选手使用,感觉很贴心,只是矿泉水太凉了,喝了一口,只敢含在嘴里了,怕会引发胃抽筋。

前面一路的风景都很好,也没觉得特累,就是速度始终提不上来,当路程来到西四环,我的半马赛程也过半了,比赛也进入倦怠期,没什么景色可言,空气中总有湿湿黏黏的感觉,很多选手选择了戴口罩,但我怕我这种菜鸟更喘不过来气选择了放弃,结果一擦脸都是土……最后两公里甚是难熬,喘不上气,膝盖疼,可能是后半程的跑姿不太标准吧,终于,看到了岔路口,祝福全马的超人们,我终于通过了半程的终点。

我个人的第一次北马半马,结束了,明年还要不要来?那得问问老天爷了。

雾霾的段子,真不好笑

■优酷体育频道副主编温凤麟

由10月19日上溯1392天,我开始跑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5公里,到全程马拉松,距离的增减、技术的改进可谓一日千里,然后情怀上的坚持从一而终。在跑步的时间里,我们难得与微博、微信、QQ、邮件、短信隔离,独自奔跑的状态成为最大的享受,也是支撑我完成5个全马的心理基础。今年的北马尤其如此。

从8月31日秦皇岛马拉松的3小时49分钟完赛,到今天的3小时29分钟45秒完赛,20分钟的提升令我难以置信,也许这就是我49天科学训练换来的惊喜。好吧,我并无意在此掉书袋、罗列训练条文,但我想说,所谓“全民健身”更多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有时觉得中国跑步的处境与郭德纲出现前的相声有些暗合之处:“最简单了”、“谁不会啊”、“不就是”……

2014年北马的观众令人些许失望,42.195公里,无人与我握手击掌,40公里零星的助威声多出自孩童和老人——直到最后2公里处,欢呼声才渐多。更多人是用手机、IPAD,饶有兴致地拍跑者的英姿,他们的眼睛,在屏幕后面,我想和他们对视,但结果大多失望而终。

从17日开始,朋友圈、媒体界就开始发酵雾霾的话题。跑前夜翻看朋友圈,满屏调侃揶揄,我如鲠在喉;几位跑友退赛,我深表赞同;但,2014年10月19日8时03分,我的脚仍然跨过了起跑线计时毯。我认为,这是一个关于善意和宽容、选择和尊重、坚持和梦想的话题。恳请大众对普通跑友,多些善意,多些宽容,很多关于雾霾的段子,真的不好笑。跑到5公里处,我抬头看天,继而莫名悲伤。我怀念20年前,那些抬头就是蓝天的日子,那些阴天≠雾霾的日子。

另一个关于宽容的话题则想送给跑友和组委会。北马历年都会遭遇指责:报名困难,如厕困难,志愿者水平低等等。恰好今年我供职的媒体为北马组委会制作了一部纪录片,我也能从侧面了解到,北马的很多问题正在改进,很多问题暂时无法改进。一味的指责对赛事本身,没有任何帮助。

第5次参加全马,我一反常态地将奖牌从赛场挂到了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也许会遇到1000人:其中有900人会用调笑的目光看我;其中有90人会用愤怒的目光看我——我今天开不了车就是因为你们这些跑疯子;但终究也许会有10个人,会看到我的奖牌,会心生敬意继而投身跑步,我记得今年北马的参赛人数是,30000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beppeko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