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邀请赛点燃国足希望 东亚欲造中国土伦杯

晨报记者黄嫣

中国足球的未来在何方?这个问题已经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找到了答案。由中国足球协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市足球协会、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上海市东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办的“201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暨东亚国际邀请赛”于10月5日在上海体育场1号训练场圆满结束。这场比赛在外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而言,却是实打实的基础工程。因为在孩子们简单的对抗中,很多人都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在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我们都看到了希望。

这么说并不为过,平台的搭建本就是为了中国足球,甚至是为整个体育事业做出服务和输送。从这一点而言,这场比赛,就是孕育中国足球未来的“温床”。

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毅是把整个盘子运作起来的主要推手,身兼东亚青少年俱乐部主任的他,深知中国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渴求,而中国体育也急需新鲜血液的加入,在这样的供需关系之下,东亚自然成了一个很好的润滑剂。林毅介绍说,今年是校园国际邀请赛的第二年,和去年相比,今年孩子们的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尤其在10月1日的开幕式上,百娃大战老克勒的场景让人在啼笑皆非之余也看到了孩子们对于足球的热情,这种热度一旦茁壮成长,毫无疑问将会成为中国足球的中坚力量。

所谓的百娃大战老克勒是赛事承办方在开幕式上想出的噱头,效果却出奇的好。一百个孩子满场飞奔,到处围追堵截以范志毅(微博)领衔的老克勒军团,场面看似滑稽,但孩子们认真的拼抢却也颇具威胁,好几次,范志毅在孩子们的抢逼围之下只能缴械投降,连连感叹后生可畏。

事实上,这样的画面在国庆假期中频频闪现,孩子们对于这场国际邀请赛的认真态度丝毫不亚于一场中超联赛,而他们对于足球训练的渴求,也早已超越了玩票范畴,朝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如今,校园足球的运行主体,已由体育职能部门回归至教育职能部门。而在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看来,校园足球未来的发展格局,应该是搭建起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光靠教育、体育两个部门,远远不够。像东亚,自身有中超俱乐部、有青少年培训班,完全可以发挥所长。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需要吸引整合体制外甚至全社会的力量。”

只是,东亚似乎并不满足于此,早在今年6月,林毅和他的团队就已经把此次比赛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他们走出城市,走进贵州都匀地区,用公益的方式,以足球为载体,把欢乐传送到了山区、一个之前可能并不知道中超比赛为何物的地方。

林毅说,和都匀的合作绝非只是一时兴起,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件必须做好的事情。“我们已经和都匀签了三年合约,在三年时间里,除了捐款捐物,我们还会不定期地安排教练,甚至外教深入山区,给他们传输先进的足球理念,同时,我们也会把这批山里的孩子们邀请出来,加入到校园足球赛的大家庭里,让这类公益活动更有意义。”

这样的承诺无疑是沉重的,但把一项积极向上的运动带到山区,对东亚而言也是责无旁贷的。谈到这些,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姚佳淳则把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一些,他认为,以校园国际邀请赛为契机,他们应该打造一场属于中国的“土伦杯”,而在此基础上,希望东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将来能够形成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成为学校乐于去购买的体育服务产品。“我相信现在‘70后’、‘80后’父母都已经转变了观念,不会让孩子仅仅学会读书,更愿意让他们走到室外,用运动的方式去享受生活,而从这一点来讲,就是东亚愿意去为之服务的初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laifnya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