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舞台上需要更多马布里

一年多的策划和筹备,剧组演职员45天每天8小时的辛苦排练,由我担任总策划,美刻经典制作推出的舞台剧《我是马布里(微博)》在十一期间连续上演了7天。在万事达中心的汇源空间里,在老马两度率领北京男篮夺冠的福地,能容纳2000人的剧场每天都满坑满谷。最终,当老马把一场长篇诵读和精彩的表演展现在舞台上,全场雷动。老马在舞台上闪烁的光芒,不亚于他在球场之上。

从9月30日媒体场迄今,我在微博和朋友圈里看到了太多的反馈,全都是满满的正能量。这就是我们想把老马的故事搬上舞台的原因,这不只是一个关于篮球的故事,也是每个在北京这样的巨大都市里奋战的人们的共鸣。

老马与Mike隋扮演的歌手小马,命运仿佛,几度交汇,历尽坎坷,最终在北京实现了梦想。在现场的很多人,都从舞台上看到了自己的遭遇和命运。球场如人生,波澜壮阔,起承转合,这也是竞技体育最大的魅力。

这也正是我今天想说的——我不是在为我们的戏做宣传。当它开演之后,就已经顺其自然了,你听到看过的人发出的感叹,就是传诵的口碑。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做这出戏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或者略有担心的一个问题:把体育题材搬上舞台,在中国到底行不行?上一部我们印象深刻的体育电影,要上溯到1957年的《女篮五号》,那之后著名的还有《沙鸥》(1981年,描写中国女排队员)、《京都球侠》(1987年),但总的来说产量不大。舞台剧就更少到了独苗,老前辈告诉我们,上一部体育题材的舞台剧要上溯到1950年代的《小足球队员》。在老马之前,在中国还没有哪个运动员拥有一出自己的戏剧,事实上,本不应该如此。

中国的体育题材戏剧和影视作品,仍然相当贫瘠。这跟中国如今的社会属性和体育普及程度息息相关。体教分离,大多数人生活中没有从事体育的经验,也就罕有对专业体育的理解,戏剧影视圈的从业者们更是如此。在美国,由于体育普及程度很高,体育在人们成长和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杰出的体育电影层出不穷。像人们熟知的《洛奇》,史泰龙扮演的拳击手洛奇,虽是虚构人物,但迄今仍是美国人心中的第一体育偶像;此后的《卡特教练》(篮球)、《冰上奇迹》、《冰雪公主》、《一球成名》、《奔腾年代》(赛马)、《魔球》(布拉德·皮特扮演的棒球队总经理)、《弱点》(橄榄球,人生博爱),都是令人心灵激荡,印象深刻的好电影。

中国人对体育的理解和参与,还在缓慢向前,但当我看到那些来看《我是马布里》的观众们在现场的热情,在自媒体上发出的感慨,我意识到,只要有真正的好故事,把它在舞台上呈现出来,就还是有人会喜欢。因为人们内心对体育的灵魂:胜败、坚持、勇敢、担当,都有同样的共鸣。这不只是体育,而是生活。

其实,你只要闭眼想想,中国可以搬上舞台和屏幕的体育题材故事太多了:王治郅1999年被NBA选中,在等待中困顿挣扎,梦想实现,又横生变故,滞美四年,游子归来,沧桑满身;李娜,在旧体制下本已结束了自己的网球生涯,在单飞中一切重来,开天辟地。这些故事,无不凝聚着时代的大背景,令人唏嘘。作为一个篮球评论员,其实我一直想写一部关于游泳的小说。这是我幼年住在国家体委训练局大院里真实的见闻,都是真实的故事,在泳池里注满了爱、恨、权利和欲望的搏斗,还有整个中国体育和社会的变迁。在我有时间之后,我一定会把它写出来,最终搬上舞台或银幕。

当《我是马布里》以炫目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我们不只是做了一件数十年来没有人做过的事——首演时来看戏的大徐,徐济成说,他有30年没看戏了,但被老马的戏拉进了剧场,也想呼唤,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了未来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希望能有更多体育人扩展体育的边界,也有更多的文艺制作人能关注体育,倾听体育的声音。

中国的舞台上不该只有“我是马布里”,还应有更多的传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qiany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