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小球改变运动员命运 从此有机会走遍世界

[摘要]在亚运会上,提起板球、藤球这些非奥项目,许多人可能都只有一个简单的印象,不知道这些项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不知道这些项目的运动员为什么会选择如此冷门的项目。

冷门小球改变运动员命运 从此有机会走遍世界

板球

本报特派记者 曹林波 楼栋 发自仁川

在亚运会上,提起板球、藤球这些非奥项目,许多人可能都只有一个简单的印象,不知道这些项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不知道这些项目的运动员为什么会选择如此冷门的项目。

确实,这些冷门项目在国内不太受到重视,起步晚,发展慢,关注度低,不像许多金牌项目那么风光,运动员也都是耐着寂寞,默默无闻地训练比赛。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冷门项目的选手,就享受不到运动带来的快乐,甚至他们的人生,都因为这些乏人问津的小球发生转变。

没有它,哪有机会走遍世界

王井和宋洋洋是中国板球队的队员,他们已经参加过两届亚运会,和上一届初出茅庐时的稚嫩相比,现在他们可都是队中的主力。

原本,他们都还只是浙江台州临海市邵家渡中学的学生,因为学校开展特色体育项目,才与板球这项在英国、印度等国相当流行、被称为“国王游戏”的运动结缘。

“这次来到仁川,大家都非常羡慕。”宋洋洋说,从事板球运动,给了他们经常出国的机会。在来到仁川之前,他们还曾经作为国家队和国青队的成员,去英国、孟加拉国、澳大利亚的板球俱乐部学习交流过,“最近一次是去迪拜参加比赛。”

如果不是参加板球队,现在他们可能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以前大家看我们都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打了板球,进了国家队,周围人说到我们都是赞叹声。”宋洋洋说

“出去后,才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的。”王井说,经常出国让他们眼界大开,不仅仅见识到了各国不同的风土人情,还了解到板球这项在中国无人喝彩的运动,在其他国家的火爆程度。王井在澳大利亚就亲身经历过疯狂的场面——“和我们这里比赛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能坐三四千人的场地,比赛时全都坐满了观众,大家在疯狂地加油助威,感觉热血沸腾。”

板球让他们有了精彩的经历,他们也对板球运动充满了感情。王井告诉记者,即使将来从国家队退役了,他们都还想继续从事和板球有关的事业,国家队里的那些前辈们就给他们做了榜样:“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因为喜欢这个项目而一直坚持着,即便退役,多数也是做教练,继续从事这个项目,这也是我们希望走的路。”

没有它,事业和前途完全两样

“没有藤球,肯定没有现在的我。”葛雨升用非常笃定的语气和记者说:“至少没有藤球,凭着我的成绩,上大学的肯定没戏,自然也就不可能从事现在这个工作。”

他掰着指头告诉记者他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从临海市桃渚中学,到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到现在成为体育老师,每一个地方,都和他打藤球有关系,“虽然在大学学习和在学校当体育老师,还要涉及体育教育的其他内容,但是我的重心始终是在藤球上。”

一直到现在,他依然非常感谢当初建议他练习藤球的家人。“小时候什么都不懂,家里人就建议我试试这个项目,说不定可以给自己找到一条新的出路。虽然不是热门项目,但是也很有潜力,结果一接触就离不开了。”葛雨升说。

让他设想一下没有藤球的人生,他先是摇摇头:“很难想象。”然后再想了下,“应该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打工赚钱吧。”

由于藤球的关系,葛雨升走遍了东南亚的大部分国家,就连韩国也不是第一次来。“去过好多藤球发展很好的国家,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没有顺便把自己的英语练好。”他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volh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