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借体操世锦赛之名 创新整治城市环境

[摘要]以迎接体操世锦赛为契机,南宁不断创新机制整治城市环境,努力筑造美丽之城,让这座曾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中国绿城”更宜居、开放、自信。

新华社南宁9月28日体育专电题:以体操世锦赛之名筑美丽之城

——南宁创新机制整治城市环境纪实

新华社记者孙志平覃星星徐海涛

今年10月,壮乡首府南宁将举办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这是南宁乃至广西迄今为止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体育赛事。以迎接体操世锦赛为契机,南宁不断创新机制整治城市环境,努力筑造美丽之城,让这座曾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中国绿城(微博 数据)”更宜居、开放、自信。

户外(微博)广告乱象影响南宁市容市貌和城市品位。对此,南宁市今年3月份起组织开展了历时长达5个月的户外广告清理整治工作,努力净化城市公共空间。至9月5日,南宁共拆除违章高杆广告397杆,拆除和规范整治户外平面广告牌、招牌18515处,是年初确定的清理整治任务的272.28%。

为进一步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南宁市继2011年投入8000万元采购大型环卫车辆后,今年又投入6000万元采购大型环卫保洁车辆,9月12日交付至各城区环卫站,市区环卫机械化清扫作业达到了80%以上。“我们以‘深度清洁’为突破口,优化环卫作业方法,提高环卫保洁品标准,”南宁市城管局局长黄海说。

为治理垃圾乱扔、摊点乱摆等城市乱象,从去年6月开始,南宁启动了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强力整治城市管理顽疾。在行动中,南宁严格实行考评问责制度,委托第三方对整治情况实施评估打分,每月考评一次,并在新闻媒体公布考评排名。月度得分在85分以下且排名末位的城区、开发区,分管领导须作检讨。对出现重大城市综合管理问题的城区、开发区,追究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责任。

南宁市委副书记李泽说,在做好重点区域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南宁还将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让来过南宁的人耳目一新,让首次到来的人大吃一惊”。

与此同时,南宁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服务世锦赛的城市基础设施已开工395个,开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74.74亿元。

在加强交通硬件建设的同时,南宁还注重在软环境上做文章,不断强化交通秩序管理整治力度。对电动车闯红灯、随意穿越斑马线等乱象进行严管重罚。

执法中,交警部门还组织交通违法行为者观看警示教育录像5.5万人次,协助执勤5万人次,有效遏制了交通违法现象多发势头。目前机动车守法率达到95%以上,车辆平均通行能力提高了20%左右。此外,开展“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城市交通秩序大为改善。

享有“半城绿树半城楼”美誉的南宁是一座绿色萦绕、碧波荡漾的宜居之城。为迎接体操盛会,南宁致力于推进城市的绿化和彩化,扮靓城市。

今年3月,南宁实施2014年“中国绿城”提升工程。依据方案,南宁计划实施的园林绿化项目达182个,总投资超过14亿余元。

“提高城市绿化率,就是要让市民能在城市中看见森林,”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余远辉说。为实现“城在林中”的目标,南宁今年将新增绿地面积400公顷,改造提升绿地200公顷,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2.89%、37.27%、14.27平方米。

在增强绿化的同时,南宁正在穿上“花衣裳”。记者从南宁市园林局了解到,南宁今年年初实施四季鲜花工程种植60万株三角梅,并在不同街道种植不同鲜花,营造枝繁叶茂、百花争艳的花卉世界。此外,南宁还积极打造“秀美水城”。

如今,南宁正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干净整洁,市政设施运行正常,市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83%……“中国绿城”南宁正呈现出崭新魅力,迎接体操世锦赛的到来。(完)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volh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