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项目博尽眼球 青奥会别样竞争也激烈

几天来南京青奥会靠着性别和国际“混搭”,在混合项目赛场博尽了眼球。可别以为混搭就是给选手们组个纯玩儿团,国际奥委会官员认为这招数很有意义。参赛者认为,混合出赛不仅帮助推广了运动项目的魅力,给选手们增加了出赛机会,说不定还能“转正”入奥,成为正式项目。

奇葩故事推广项目魅力

当青奥让不同性别,不同国别的选手们变成了搭档,比赛也多了无数不可确定的因素。和乒乓球、羽毛球教练聊天,他们坦言混搭对水平提高没什么用;但高尔夫、射箭、射击,乃至击剑、马术却通过混合参赛赚到了眼球和人气。

没有乌克兰女孩科纳里耶娃的迟到乌龙,谁会关心青奥会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赛的1/4决赛?没了搭档,摩尔多瓦的阿里奇一人单挑其他组合,让他和射击都成了热词。射箭国际混合团体赛上,北京姑娘李佳蔓的搭档菲律宾小伙路易斯·莫雷诺,比赛前没能赶上运动员班车。他先是打了辆出租车,结果被拉到了奥委会酒店。在这里志愿者终于听懂了他的意思,用专车将他送到赛场。这一番折腾过后,菲律宾小将的发挥还不错,和北京姑娘一路杀入决赛,捧得了冠军。

首次正式回归奥林匹克家庭的高尔夫,安排了中国选手窦泽成搭档瑞士女孩迈希特里。虽然这对组合打出70杆,低于标准杆2杆并列第21位,仍然吸引大批观众冒雨撑伞观看。在提升项目魅力方面,混合参赛是一步好棋。

混搭增加参赛机会

多哥乒乓球选手苏代是混合参赛的受益者。在乒乓球混合团体赛上,苏代与来自吉布提的选手法图玛组成非洲三队参赛,苏代也体验了一把“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感觉。

如果不是青奥会特设的跨国混合团体赛,苏代不可能得到参加团体赛的机会。因为多哥只派了他一名乒乓球选手。“多哥的乒乓球水平不高,打球的人也不多,这次青奥会,因为国际乒联(微博)对非洲国家的照顾,我才获得了参赛资格。”

在团体赛的32支队伍里,有12支队伍属于跨国组合。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微博)认为,青奥会设立的跨国团体赛,让青少年选手多了练兵的机会。“这样不论来自乒乓球强国还是落后地区,都不会因为所在国家的乒乓球水平差异而得不到参赛机会。”

混搭竞争也激烈

混搭盛行,本届青奥会是否竞技层面不强?奥委会委员、冬奥会冠军杨扬(微博)也很关注这个问题。“场上火药味其实一点不淡,大家都想赢。”杨扬谈了自己的观赛感受时说,比赛中全力以赴去战斗的感觉,青奥会和奥运会没有什么差别。

在柔道个人赛中,中国姑娘刘晓雨未能进入决赛,但是因为混合团体赛的赛制,让刘晓雨再次站到竞技场上,还有了面对同级别个人赛冠军的机会。换了一个项目,刘晓雨反而放开了,以一本取得胜利。“这次混合比赛让我的信心一下增强了。”

谈到混合赛的竞争意味,杨扬称,大家从前看比赛只看赢输,其他都忽略掉了。“青奥会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成长的经历。除了你死我活的竞争之外,还可以相互协助。所以,这对于运动员在心态方面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混搭入奥 实验出机会

混合参赛能不能趁着青奥的东风吹进奥运会的赛场?不同项目的教练和运动员有不同的看法。游泳、射击、射箭从混搭吃到甜头,但来自乒乓球、羽毛球强国的教练并不感冒。

国际泳联(微博)是率先拿出实际行动支持混合参赛的单项组织。负责人介绍,2012年泳联就在短池游泳世界杯增设了男女4 50米自由泳混合接力和4 50米混合泳混合接力。泳联官员认为,男女混合接力可以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因此国际泳联已有推动男女混合接力项目进入世锦赛和奥运会的举动。

游泳混搭实验很成功,射击、射箭、柔道的国际混合组队比赛效果也不错。但马来西亚的羽毛球教练员周克俭点评认为, 以上这些项目比赛时,选手间无需配合,各打各的,最后成绩相加即可。而羽毛球比赛可不一样。“配合要很默契才能取胜,场上缺默契不但会输球,还可能会受伤。”

即使国际奥委会也表示,混合团体赛这一创新模式纯属实验性质,如果成功,也确实有转正机会。那已是后话,但混合参赛受到观众和广大青少年选手的热烈欢迎,已是不争事实。混合团体赛正成为青奥会最明显的标签,吸引到最大的关注,这就是成功。

本报南京专电 记者 褚鹏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zachso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