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满生二胎符合政策规定 养儿养女都需花心思

[摘要]仲满自去年退役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居家,摆在他面前的最大挑战,便从竞技场转移到了俩孩子,“不同性别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男孩女孩的培养都需要花心思。”

视频:采访奥运冠军仲满截图

视频:采访奥运冠军仲满

0'38''

8

未知版权

仲满先生爱孩子,隔三差五的,就会在微博上晒出一对儿女的可爱照片。当然,儿女让他头疼的事儿,他才不会晒。

这位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男子佩剑金牌的江苏籍击剑运动员,自去年退役后,将家安在了南京。有了更多的时间居家,摆在他面前的最大挑战,便从竞技场转移到了俩孩子,“不同性别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男孩女孩的培养都需要花心思。”

仲满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符合“生二胎”的政策。2009年7月,女儿仲轩禾出生了。约2年半后,儿子仲籽同诞生。同样是顺产,老二比老大提速了1小时40分,生完了,两人谁也没表现出特别的兴奋,轻车熟路的,各忙各发起了短信,像是去医院玩的。

养育上自然避免了养老大时的盲目—不再那么精细地研究各种辅食,不再趁孩子刚刚会爬时就急吼吼上了亲子班—但教育上却没什么多的轻车熟路。

长期以来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很多家庭在养超过一个娃的经验上断了层,而育儿书上的谆谆教导针对的多是独生子女。没人可以说明白怎样更科学地养两个孩子。

仲满摸索着来,比如,陪孩子玩的状态就常在一动一静间转换

2岁半的儿子,喜欢疯、闹、踢球。仲满举着他抛高一两米,或抓住他的脚腕高举着投篮—儿子腰板笔直挺成个阿拉伯数字1,丢球入篮筐后,小身板再挂在上面。有一次,儿子小腰一松,大头朝下栽向地面,仲满收紧儿子脚腕,直接向上一拎,荡了一圈,他出了一头冷汗,儿子咯咯咯笑得开心。

马上要满5岁的女儿,喜欢贴纸、讲故事、搭积木。家里客厅冰箱顶上摆着的一座细高精巧的白色欧式城堡,是仲满陪女儿一起搭的,在没任何兴趣的情况下,他能捺着性子跟孩子玩上半个多钟头。

仲满承认,自然是跟儿子玩得更顺手些,可他并不打算在孩子们面前流露出这种偏爱。就像他也从来不认可“穷养儿子、富养女”的育儿观,“穷养的目的,是让男孩更早感受到压力,有奋斗意识,我倒觉得没这个必要……一个家庭里,两个小孩,没有偏见,公平对待是第一位。”

不偏见,意味着对弟弟不偏心

养老大时,仲满严格奉行了育儿书上说的:3岁前的孩子,不能打不能骂。女儿3岁前,他最多喊个“一二三”。轮到养老二了,他和妻子双双决定,抛掉这一条。“父母如果从来不跟孩子生气,就不正常,太假。”妻子武宗文说,“很多观念是把父母当圣人看……孩子过了,要告诉他你过了。”

比起女儿,儿子更皮实、更肆意,发起脾气来,会摔东西、打人,面露愠色喊“一二三”彻底失效。“弟弟一岁半以后就被教训过了。需要让他感觉你真的生气了才可以。”儿子闹到不可开交时,他会敲儿子的手,也打过屁股,不轻不重的,足以让小家伙收敛起来。

偶尔,大两岁半的姐姐试图“嫁祸”弟弟的小心思也得提防着。有时,姐姐想看动画片,但已经超了规定时长,便会趴到弟弟耳朵边,怂恿弟弟去啪地打开电视。这种情况多了,仲满便跟女儿做了个约定:不管谁错,爸爸会先怪你。然后,俩人一起被罚。

更让他头疼的,是两个小朋友皮起来的能量1+1>2。公共场所两个娃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或者谁在外面学了脏话、脏手势,仲满便会担当权威角色站出来“撂狠话”—“爸爸不喜欢你了”或“爸爸不原谅你了”。这话是不是有点重了?他想了想,“我觉得也是。讲完后我就后悔了。”

怎么跟小孩沟通,仲满也一直在学习,“其实我们都是以强欺弱的。其实我们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也在改变。”

公平起见的另一条基准,就是对老大不怠慢

大致算起来,仲满两口子带女儿投入的时间还更多些,毕竟“孩子小时候还能靠老人、阿姨搭把手帮助料理一些生活细节,越大,父母的作用越无法替代”。

最近,他正带着女儿参加某卫视的一档亲子真人秀的录制,包括女儿仲轩禾在内的7位明星子女,组成了一支少年足球队,他们被进行封闭式训练,脱离父母独立生活。

录节目需要各地跑,6月份,仲满陪着女儿跟节目组在河南待了近一周。在那儿,父女俩被隔离开了4天,女儿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穿衣、睡觉、吃饭,跟在大一点的孩子后面买东西,与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打交道……仲满看中的也是这点,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女儿“锻炼”,也趁机培养女儿的独立精神,“很多东西我们保护得太多,反而是成长得慢。”

他花了至少5分钟谈论曾经对女儿的担心:家里来了生人,总会第一时间躲起来;在外面吃饭,动也不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比起跟小区里其他孩子一起玩,她更愿意黏着父母;带她参加某公开的小模特选拔活动,面对3个陌生考官的简单提问,她一下子“崩溃”了,大哭,高喊着要回家……

他担心的是,“太乖就太闷了。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现在,小姑娘果然改变了不少,“更自信了”。

“把大的教育好,起到好的带头作用”,以及“爸妈用心去爱老大,让老大用这种爱去爱老二”。这是他希望达到的效果。

更多时候,是姐弟俩互相照应着。姐姐喜欢充当小老师,弟弟会的儿歌、诗词,都是她在幼儿园里学来的。弟弟哭闹无理时,姐姐也会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有什么事就好好讲。”每次一个被批评,另一个会帮着求情,第一时间去拿纸给对方擦眼泪,甚至也感同身受地一起哭起来。

采访拍照时,坐在沙发上的仲满被两娃大呼小叫地左右围着。小儿子指着临时被放在地板上的佩剑,尖着嗓子喊“我要”,誓不罢休的。摆好了舞蹈姿势的姐姐对弟弟大为不满,也嚷嚷起来:“干吗啊?你吓死我了!”尽管如此,她还是噌地从沙发上溜下去,捡起那把剑,塞进弟弟手里。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