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卫冕冠军 维特尔:F1本质和传统在流失

[摘要]出道以来一帆风顺的维特尔,在本赛季遭遇了挫折和考验。让维特尔郁闷的不仅是赛车不足以提供足够快的速度,继续在积分榜领跑,甚至连初生牛犊的队友里卡多击败他都成为家常便饭。

特约记者石一瑛报道

2013年维特尔以一波九连胜完成自己的第四个世界冠军年,成就了仅次于舒马赫“五连冠”的王朝统治,然而2014年风云突变,德国人不但没能向着打破同胞前辈记录的目标高歌猛进,甚至连战胜队友都变成了奢求……一时之间,围场内外议论纷纷:卫冕冠军怎么了?什么让去年下半年战无不胜的维特尔落魄到如今连里卡多都搞不定了?专家们帮着寻找答案,车队忙着护犊,而维特尔自己也深感困惑,中国站后,德国人说:“我们需要找到这个答案,目前我的状况确实不好,但是,比里卡多单圈慢1秒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西班牙站后,有媒体独家发布消息指维特尔的赛车底盘存在扭曲是造成他圈速不佳的主要原因,但不久这一消息被红牛方面否认。除了赛车硬件的问题,如今可能的解释只剩下对赛车的不熟悉和难以驾驭一辆不怎么有竞争力的赛车。

事实上,在维特尔的履历中亦有佐证。2007年德国人在美国代打首秀,驾驶宝马赛车游刃有余,但在前往红牛二队之后却显得很挣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年宝马赛车的竞争力要远甚红牛二队,另外维特尔在2006年和20007年上半年作为宝马试车手时获得了多次周五练习赛出场的机会,对宝马赛车极为熟悉,而红牛二队赛车对他来说是全新的。随后的2008年,维特尔在熟悉赛车后,渐渐找到了感觉,而赛车给出的积极反馈也进一步增强了信心。2009年以后,维特尔驾驶的都是赛道上最好的红牛赛车。

然而,2014年情况却像是回到了2007年,红牛赛车由于季前测试很少,赛车很长时间都处于“雏形”状态,车队更多的精力也在解决引擎和赛车的搭配问题。这一切都导致了维特尔和赛车之间并不熟悉。今年的RB10在下压力获得、弯中流畅性等各方面要比之前几年的火星车相差不少。

面对同样的问题,维特尔的不适应要远甚队友里卡多,因为前者习惯了开好车,后者习惯了驾驭相对竞争力不足的赛车。以如今火热的做菜类比,维特尔就好像五星级酒店大厨,天天饕餮盛宴得心应手,突然只剩下残羹冷炙,自然手足无措,而里卡多则好比常年弄堂菜的草根厨师,原料稍差也能应付得当。

相对精细的操控方式遇到好车自然能找到人车合一的极限,但遇到竞争力不足的赛车,像里卡多这样“粗放型”驾驶,效果更甚一筹。维特尔一直需要赛车给予良好的反馈作为进一步压榨赛车的信心来源,而如今的RB10显然给不了,赛季前缺失测试也让德国人没时间调整自己的驾驶方式,如今的不适应自是难以避免。

适应赛车只是如今维特尔需要面对的可能最简单的问题,西班牙站维特尔已经出现了复苏迹象,但是红牛王朝崩塌似乎在所难免,维特尔需要忧心的不仅是这个赛季,还有自己的未来。毕竟,红牛已经放话不会用梅赛德斯引擎,意味着接下来几年里他们可能都会在引擎这部分吃大亏,毕竟,纽维已经否认自己确定在红牛“终老”,一旦大神出走,维特尔需要思考的就是自己的未来了。

过去的红牛习惯了哪怕开局不利但靠着强大的技术团队也能追回来,从2009年开始的这五年里,真正他们从开局就一路领先保有优势的只有2011年。维特尔也证明自己能够随着赛车变好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表现。但如今,接连走了埃里克和伍德等技术团队中坚力量后,纽维都出现了松动的态势,也难怪今年回到欧洲,红牛的表现远没有前些年那般的强势崛起。

回到欧洲,梅赛德斯依然是遥不可及,法拉利已经设置了加拿大站作为时间截点,而红牛也明确:“一切待奥地利站的表现而定。”也就是说,如果到奥地利还无法追上,那么红牛也将提前放弃本赛季。

他需要一辆好车

去年11月25日发生的事情仍历历在目:塞巴斯蒂安·维特尔以26岁的年龄赢得了连续第4个F1车手总冠军,成为F1四冠王俱乐部中的新成员。在他之前,只有方吉奥、普罗斯特和舒马赫完成过这个壮举,但那三位前辈赢得第四冠时的年龄分别是45岁、38岁和31岁。人人都在谈论维特尔的职业生涯究竟能创造怎样的辉煌,他会打破舒马赫7个车手总冠军的纪录吗?也有一些人对红牛和维特尔的统治感到厌烦,我们听到了维特尔赢得胜利后赛场上的嘘声,以及F1比赛失去竞争性和吸引力的抱怨。

但短短几个月之后,一切都改变了,维特尔甚至没有机会拿下任何一个分站的胜利,更不要说连续第5个车手总冠军了。如果你只看成绩表,可能会认为这位F1骄子突然陨落了,但始终关心着F1的车迷都应该明白问题出在赛车——更准确的说是雷诺引擎上。F1是赛车运动,赛的首先是车,底盘、空气动力、引擎、轮胎对比赛胜负的影响都比车手大,这不是一项孤单英雄拯救世界的运动。

在F1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能驾驶一辆缺乏竞争力的赛车赢得总冠军,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一位最顶级的车手也许能依靠自己的驾驶技术弥补赛车0.3秒或者0.5秒的圈速差距,但如果对手的圈速优势在1秒甚至2秒以上,指望车手能做什么是非常不现实的。一些老车迷总喜欢说现在的F1比赛多么无聊,20年前才是真正的竞赛,这显然是罔顾事实。比如被大家津津乐道的1988赛季,其实也只是迈凯轮两位车手塞纳和普罗斯特的内战而已,当时那辆无敌的迈凯轮赛车16个分站拿下15个杆位和15个分站冠军——唯一失手的意大利站明显是放水,因为法拉利公司创始人恩佐·法拉利在意大利站前去世,让法拉利在家乡站夺冠是对恩佐的一份敬意。

虽然车迷们看到的只是一位车手驾驶着赛车在赛道上拼杀,但F1实际上是一项真正的团队运动,赛车上凝聚着设计师、工程师和技师的智慧汗水,每支车队的上百位员工都是竞赛的参与者。指望单靠车手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一切,比指望中国足球队弄来一个贝利或者马拉多纳就能拿世界杯冠军更不靠谱。F1真正的较量只可能发生在争冠的两款赛车性能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双方轮流在更适合自己的赛道略占上风,这时车手的能力和车队的比赛策略就将起决定性作用。

那么维特尔的4个总冠军都是赛车决定的吗?2011年肯定是,那辆火星车堪比今年的梅赛德斯。去年也可以说是,虽然上半赛季红牛被轮胎所困,但下半赛季基本是无敌的。能够体现维特尔个人能力的是2010年和2012年,2010年最后两站维特尔已经被评论家们排除在冠军竞争者行列之外,但他在阿布扎比上演了精彩的绝地反击。2012年红牛和法拉利差距不大,赛季中期维特尔曾落后阿隆索59分,如果不是阿隆索在日本站撞车退赛,总冠军归属很难预料。

从过往几个赛季可以看出,维特尔是一位非常擅长在逆境中反击的车手,但前提必须是赛车有足够的竞争力。2014赛季才进行了5站,现在就断言梅赛德斯会统治整个赛季为时尚早,但红牛翻盘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引擎和赛车的大幅度提升之上。维特尔还是那个维特尔。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ffieji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