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提速非东京奥运唯一标尺 巨额支出遇挑战

[摘要]“在那个时候,国家可以把一半的年度预算用于围绕奥运会的基础建设。”大门毅说,“而现在,动辄优先使用公共资金,也就是纳税人的钱,这必然会引发外界质疑,也使得筹集资金变得更为不易。”

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截图

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2'00''

4517

北京电视台

(编者注:配视频与原文内容无关,仅供延展阅读)

高速安全的新干线铁路,是日本最引以为傲的现代化标签。而名为“东海道”的第一条新干线正是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而建,并于开幕前9天正式启用,以超过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连接起关东与关西。

作为全世界最先投入商业营运的高速铁路系统,新干线对日本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一年的东京奥运会,也被视为经济腾飞的助推器,将日本送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里。

随着2020年奥运会主办权再度花落东京,正处经济低迷期的日本,是否又能依靠奥运效应实现复苏的期许?早稻田大学大门毅教授与东京大学清水刚副教授均认为,奥运会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推动力,但对于东京而言,“新干线式”的奥运经济已无法复制。

提速不是唯一标尺

1964年,借举办奥运会为经济提速,几乎是当时所有日本人共同认同的目标。尽管仅新干线就花费高达3000亿日元,大规模的相关建设留下诸多“白象”,但当时的人们,记住的只有奥运会为日本经济发展立下的巨大功劳。

“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慢慢苏醒,而东京奥运会给日本现代化带来的推动力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是最后一击。从国家层面而言,那几年间,日本成为国际经合组织成员,开始被列入发达国家行列,GDP从1960年至1967年几乎翻了一倍。”清水刚认为,国家经济发展迎来质的飞跃,普通民众的生活因奥运会产生巨大改变,这使得诸如建造新干线带来的环境破坏、公共设施的过度建设等问题,在当时都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人们只是欣喜地发现,收入明显增多,电视和汽车迅速进入生活。但实际上,那时的日本只是成功刺激了经济,却也带来很多问题。”

时隔半个多世纪再办奥运会,提速已不再是考量奥运经济的唯一标尺。“上一次举办奥运会时,一切看起来都是合理的。日本GDP跃升至世界第二位,还有什么比这更振奋人心?”大门毅表示,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认知的提升,现实情况已发生改变,“如今,奥运会在带动旅游业、传媒业以及刺激消费等很多方面仍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但如何在借助奥运刺激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间找到平衡,才是更让人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每个奥运会举办国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巨额支出面临挑战

每当给奥运会算经济账,巨额支出都会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相比1964年,东京在为2020年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显然面临更大挑战。

“毫无疑问,在那个时候,国家可以把一半的年度预算用于围绕奥运会的基础建设。因为那是奥运会,它就是理所应当的。”大门毅说,“而现在,动辄优先使用公共资金,也就是纳税人的钱,这必然会引发外界质疑,也使得筹集资金变得更为不易。”

根据日本东京申奥委员会此前的估算,2020年奥运会召开需要7340亿日元,主要使用项目为劳务费、警备费等运营费3013亿日元,以及体育场和奥运村的建设费用3855亿日元。显然,这样的估算太过保守。作为奥运会主赛场的国立竞技场,已经被曝出重建预算从1300亿日元上升至3000亿日元,设计方案也招致众多设计师的联名反对。

“尽管我相信,从奥运会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来看,大部分财政支出还是值得的。但从民众的角度,当还有一些社会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提出质疑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清水刚说,“如果政府能在可持续性上表现出更多诚意,对奥运建设采取一种有效、有序的管理,同时更好地利用奥运会的商机来创造收益,资金上面临的压力或许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本报特派记者 谷苗

(本报东京5月7日专电)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mandyge]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