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京张申奥:洲际轮办政策+雾霾成阻碍?

与十几年前申办夏季奥运会时相比,本次京张申奥遇到了来自民间的更多疑问,人们感到不解的是,在申奥城市的选择上国家为何不支持群众基础更好的东北?为何不将巨大投入用于改善民生而用于举办一项体育赛事?在韩国与日本相继举办冬奥会与夏奥会之后中国是否有申办成功的希望?有些答案已经存在,有些答案还没有到来。

洲际轮办政策阻碍京张申办成功?

A:国际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内斯上个月曾在北京说道:“如果城市本身足够好,完全可以忽略掉洲际转换因素。”

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之后,亚洲开始成为国际体坛的焦点所在———2018年冬季奥运会将在韩国平昌举行,2020年夏季奥运会将在日本东京举行。按照此前惯行的大洲轮办政策,2022年冬奥会继续放在亚洲的可能性非常小,这被认为是京张申办的劣势之一。

但国际奥委会很快就否定了“大洲轮办”一说的存在,据记者了解,在京张提出申办前,国际奥委会高层就曾明确表示,所谓的各洲轮办奥运会的规则并不存在,国际奥委会将更多地考虑申办城市能不能更好地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发展和推广,来决定将主办权交给谁。

而国际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内斯上个月曾在北京说道:“我相信城市本身的条件将是国际奥委会考量的重点,如果城市本身足够好,完全可以忽略掉洲际转换因素。”

从目前情况分析,北京与张家口、挪威的奥斯陆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最有可能成为最后的候选城市。京张的优势在于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与伦比”的绝佳表现。最后的角力,委员们投票不会太多地考虑场地硬件条件,而且未来的举办城市能不能给国际奥委会带来更多的实惠,其实正是京张申办的优势。

冬季无雪靠什么来支撑雪上比赛?

A:在世界大赛中,利用人工雪来铺建赛道已经成为惯例。甚至可以说,天然雪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2013年的冬天,北京长达一百多日的无雪天气,被不少国内老百姓认为是申办冬奥会的主要障碍,但是一位冬季运动业内人士却表示,目前雪上比赛项目对于比赛场地的要求已经非常高,仅仅像过去那样依靠天然雪来完成雪上比赛场地早已过时,在世界大赛中,利用人工雪来铺建赛道已经成为惯例。甚至可以说,天然雪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实际上,从温哥华冬奥会到索契冬奥会,连续两届冬奥会比赛期间,雪上赛场都没有十分明显的降雪天气出现,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影响到冬奥会的正常举行。目前冬奥会几个主要比赛项目,特别是对场地条件要求最为苛刻的高山滑雪项目,早就已经通过使用人工降雪的方式来搭建比赛场地。

国家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表示,作为滑雪项目,现在一些重要的赛事并非完全靠天气吃饭,“主要靠人工造雪完成,当然人工造雪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水源,现在张家口市有足够的水源来保证造雪系统,雪上赛道也将有足够的人工造雪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大家不要担心。”赵英刚说。

相对于不下雪,我国举办冬奥会更大的弱点在于,承办雪上比赛特别是世界性赛事的经验较少,所以近几年必须积累更为丰富的办赛经验,以使自己能够在未来应对举办冬奥会比赛的要求。

东北诸市为何申奥屡屡受挫?

A:魏纪中的观点是:“哈尔滨的气侯条件是有破坏性的,第一太冷,第二风太大。长春和张家口的气候情况差不多,但是吉林省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北京支撑它太远。”另外,雪上赛区距离举办城市的半径都超过了100公里。

实际上,今年并不是中国的城市第一次申办冬奥会,早在2001年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就提出申办计划,但在2010年冬奥会的竞争中输给了温哥华。2005年,哈尔滨市再次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申办2014年冬奥会的报告,但总局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不建议申办。而对于2018年的冬奥会,传闻哈尔滨有意与长春一同申办,结果是长春早早退出,哈尔滨也在提交申请的截止日期之前没了声音。

中国的冬季运动,基本上集中于东北三省,尤其以黑龙江和吉林为甚,每次冬奥会为中国代表团争金夺银的,基本上都是来自东北的运动员。长春和哈尔滨曾先后举办过亚冬会和大冬会,现场观赛气氛热烈,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一度推行“北冰南展”计划,但受碍于冰雪运动的地域性,南部地区并未开展起来。两省市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以及足够的财力支撑,但为何他们屡屡受挫?

魏纪中的观点是:“为什么哈尔滨会遭到国际奥委会的否定?因为它的气候条件是有破坏性的,第一太冷,第二风太大。长春和张家口的气候情况差不多,但是吉林省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北京支撑它太远。”

另一种说法是,这两座城市都有一个致命的“内伤”:雪上和冰上项目分家。虽然他们的冰上场馆等都很完备,但雪上赛区距离举办城市的半径都超过了100公里。高山滑雪等项目必须有足够的山体地形等自然资源保障,而另辟距离更近的雪上赛区对这两个城市都是不可能的。哈尔滨市体育局一位曾参与申办尝试的工作人员无奈表示:“奥组委官员认为雪上赛区距离举办城市1个小时的车程半径是承受的极限,他们不希望运动员参加完开幕式后还要连夜长途奔波赶回雪上赛区准备第二天的比赛,而哈尔滨至亚布力的火车在大冬会期间提速后也还需要两个小时!”

雾霾影响申奥OR申奥驱逐雾霾?

A:北京市政府已经出台行政规划,希望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促进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而魏纪中认为,举办冬奥会将会对环境治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自2008年举办奥运会之后,北京的蓝天就一天天少了起来,最近两年,浓重的雾霾成了这座都市的主要特征之一。去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期间,PM 2.5曾经多次爆表,来自国外的参赛球员对于北京的空气问题忧心忡忡。

北京奥申委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也承认,客观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的问题,是申奥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难题的棘手程度远远超过了北京地区冰雪运动缺乏群众基础这一问题。

“对于申办工作,一方面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同时也感到面临很多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大家能亲身感受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空气质量的问题。在国务院的整体要求下,北京市政府制定了一个3年行政规划,要求PM 2.5(数值)3年之内平均浓度要下降25%。而在今年市人代会上,北京通过了一部新的法律《北京大气质量法律条例》,希望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促进北京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杨晓超说,“同时,我觉得环境的改善不是一个地区能够实现的,需要几个地方联动。通过申办,带动我们和河北省一起改善北京周边的大气环境。”

魏纪中则寄望于通过申办奥运会来推动除霾:“治理雾霾是我们这次申办的一个主要任务,会把它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举办冬奥会也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它会对环境治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vikkyd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