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局裁决未揭刘健案疑云:谁在说谎 谁该受罚

足协:刘健与青岛合同仲裁案结果已通报双方截图

足协:刘健与青岛合同仲裁案结果已通报双方

0'21''

108

北京电视台

昨天下午,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通知刘健(微博)及中能(微博 数据)俱乐部,刘健可以自由转会。然而看似审结的刘健案却隐藏着诸多玄机与变数。昨晚,中能俱乐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坚称其与刘健的合同内容真实,并表示合同存在被刘健替换的可能。双方关于本案的博弈仍在延续。中国足协依专业机构鉴定结果认定刘健续约中能合同无效后,是否应该对过错一方进行追究甚至责罚?纠纷双方争执不下,恒大跳出来表态是否合适?在足协断案初踏法制轨道后,一系列待解谜题正考量足协完善行业管理制度、改良职业联赛的勇气与决心,谜题不解,事实不清,中国足球恐后患无穷。

疑问一:谁在说谎?

因在“刘健是否自由转会”核心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刘健与中能之间的和解对话以失败告终。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依8日庭审之约,决定对刘健案作出“终局”裁决——昨天下午,仲裁委委员通知双方,刘健可以自由转会,恒大俱乐部也于昨天下午为刘健办理注册手续。参与本案审理的一位中国足协工作人员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专业机构对刘健合同签名笔迹认定的结果并非“真或假”,而是对同一合同中涉及同一人的签名笔迹是否一致进行评断。“因笔迹被认定不一致,协会认定该合同无效,从而裁定刘健可以自由转会。”该人士说,中国足协也不会在仲裁书上定义哪一方作假,只会解释,刘健提出仲裁申请,中能一方的举证不足。仲裁结果显示,刘健成为胜诉一方,那么败诉的中能俱乐部会不会被定性“作假”?足协仲裁委一位委员称,“在法律上,有时对于是或非也没有绝对定性,仲裁委职责是对所诉内容作出裁决,至于谁真谁假,协会不便评断。”就在足协宣布刘健胜诉后,中能俱乐部昨晚在新闻通气会的一席表态又掀波澜。中能俱乐部表示,去年10月25日,刘健将续约合同带走,并于28日将签好的合同带回俱乐部,因此刘健替换合同的可能性更大。中能还指出,中国足协断案依据的鉴定结果出自一家专业机构,鉴定在无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不严谨。俱乐部负责人于涛(微博)表示,“我们还在补充相关材料,希望刘健回来履约。合同内容真实。”

疑问二:谁该受处罚?

其实从刘健与老东家就合同内容各执一词时起,外界就曾不约而同地发出疑问,“既然双方所供合同内容相互矛盾,足协又作出‘终审’裁决,那么必定有一方的合同内容存在虚假。如果有人作假,那么关于本案中各方孰是孰非的问题也应该有明断,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中国足协有责任还原事实真相。”但是中国足协并没有给出答案。协会工作人员对北青报记者解释说,“仲裁与纪律处罚从职能来说有别,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已按照程序作出仲裁结果,至于是不是哪一方会被处罚,这是另一层面的问题。”另有熟谙足协规则的人士指出,在刘健获得自由身、恒大如愿免费签下刘健后,如果没有人就合同内容真伪提出上诉,那么中国足协纪律处罚部门会否顺藤摸瓜、追查到底,并作出相应处罚,这也很难推断。毕竟,并没有官方依据证实任何一方造假。昨晚,中国足协就本案审理作出公开说明,虽然表示对涉案的其他问题进一步调查,但没有明确要调查什么问题、如何调查。

疑问三:“阴阳合同”怎么禁?

刘健案是中国足协引入司法手段断下的首例纠纷案,标志着中国足协在处理行业问题上已经初入法制轨道。然而足协的这次进步,并不能根除潜藏于国内职业联赛的诸多不正规。特别是纠纷曝出伊始,刘健就向外界曝出了其与中能的两份工作合同。虽然合同期有先有后,但由于中国足协规定,国内职业球员在协会备案的合同只能有一份,因此多签出来的合同或补充合同在足球行业内能不能被认定存有疑问,而同一球员签下多份合同也被业内普遍质疑为旨在“避税”、减免注册手续费的不良举动。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阴阳合同”,其签订也需要俱乐部与球员共同完成,那么球员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签约,是不是也该被问责?当刘健案曝出后,很多人都在质疑俱乐部作假,但刘健如愿自由转会后,是不是也该对自己签下多份合同而反思?中国足协能够依托法律的手段评断刘健个案,但刘健案背后的“阴阳合同”何时休?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根治国内球员转会的暗箱操作,中国足协都还没有时间表。

文/本报记者 肖赧(微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olfzh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