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面对灾难邓亚萍有不哭的权利

[摘要]2014年劳伦斯体育奖新闻发布会上邓亚萍笑容灿烂。某大V大骂,马航空难马方难辞其咎,邓亚萍竟能在马来西亚笑脸迎人。不少人附和,有人联系她在即刻搜索亏损20亿,讥讽她是“小丑”。

港媒:面对灾难邓亚萍有不哭的权利

邓亚萍出席劳伦斯奖颁奖典礼

体坛奥斯卡落幕  劳伦斯最佳各归其主截图

体坛奥斯卡落幕 劳伦斯最佳各归其主

2'20''

105

东方宽频

(编者注:配视频与原文内容无关,仅供延展阅读)

罗马着了火,尼禄还弹琴。邓亚萍“因笑获罪”,以微博大V为首的大批网民批评乒乓球女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出了有违民族情感的举动。马航失联事件154名同胞“无人生还”,邓亚萍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露出灿烂的笑容,这惹怒了精神洁癖者和道德说教家,他们指责邓毫无廉耻,毫无悲悯。

吉隆坡不是罗马,邓亚萍也不是尼禄。作为劳伦斯体育学会唯一的中国成员,她出席典礼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去颁奖而不是去祭奠,那样的场合哭丧着脸显然不合时宜。劳伦斯奖的第一个资助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体育可以改变世界,可以激励民众,可以在绝望中唤醒希望”。悲伤固然悲伤,但生活还要继续,世界并不是只有MH370。

面对马航失联,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大V们都做了什么?无非是煽情“MH370等你回家”,无非是抱怨“马方办事不利”,无非是去李宗伟(微博)、梁静茹、品冠、茜拉的微博喷脏话,无非是在自己的微博上点几根蜡烛装腔作势。在网络时代,国内诞生了大批“键盘英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苛求别人完美无瑕,来掩盖自身的苍白懦弱。

总有一帮人满腹牢骚,习惯于喊口号,今天抵制这个,明天抵制那个,如果马航搞活动提供免费机票,估计这些义愤填膺的“口号党”比谁抢得都快。早在明朝,传教士利玛窦就给罗马教廷写信:“很难把中国的某些男子看作是可以作战打仗的人。他们彼此争斗时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妇道人家的愠怒和喋喋不休。”

莫言讲过一个故事,上世纪60年代,学校组织“苦难展览”,学生有的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有的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只有一个学生拒绝真哭和假哭,没有流泪,没有发声,没有以手掩面。莫言揭发了他的小伙伴,小伙伴得到警告处分。莫言后来愧疚地写道“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每个人都有笑的权利,也有不笑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哭的权利,也有不哭的权利。每一天都有人遭受不幸,难道人类永远都要因此呼天号地,泣血捶膺?李娜在欢迎仪式上摆冷脸,有人不高兴;邓亚萍在颁奖典礼露笑容,还是有人不开心。上纲上线、道德绑架无处不在,其实邓亚萍想要传递正是面临灾难的乐观,她说:“我相信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关注失事航班,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只要坚强、只要团结,我相信我们都能够迈过这个坎儿。”

无独有偶,自由式滑雪名将李妮娜(微博)在马航失联当天,微博晒自拍照,很快引发“爱国之士”的围攻,理由是大多公众人物都会在微博发表对马航事件的关切和祈福,李妮娜却没有任何表示——可是,沉默也是李妮娜的权利。有没有人想过,当灾难降临,虚伪的心灵鸡汤式的呻吟又有何益处?为什么就不能珍惜眼前人?诚如柴静所言,汶川大地震最感人的画面不是千篇一律的哭,而是微笑,生命坚韧的笑。

针对马来西亚政府就马航坠机的通告,公众人物有的反应强烈,有的相对含蓄,而言辞激动的往往会得到民族主义者的拥护。比如李娜说再也不乘坐马航的航班,比如聂卫平怒斥马方无德、无良、无能。其实,这其中包藏着待拯救的弱者心态,他们希望名人们发出强硬的声音,来填充他们虚空的无力感。

笔者曾发表评论《邓亚萍不该逃避烧掉20亿传言》,无法理解这位正局级干部面对舆论质疑选择畏缩噤声。但在劳伦斯典礼绽放笑容一事,邓亚萍并没有做错什么,她唯一的错误就是没有像李娜、聂卫平那样,为“道德帝”们提供一个打鸡血泄愤的理由。

大公体育特约评论员 杨华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mandyge]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