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湖健康跑23日开跑 徐莉佳、王励勤领跑

[摘要]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马拉松赛事,“东马”开办7年来保持着“零死亡”的纪录,秘诀就在于CPR(心肺复苏术)与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联动使用。

滴水湖健康跑23日开跑 徐莉佳、王励勤领跑

奥运冠军徐莉佳(左)、王励勤(微博)领跑。

迎着春日的明媚阳光,滴水湖健康跑昨日正式开跑,吸引了3000余位跑友前往参与。与参赛人数动辄以万人计的马拉松赛事相比,滴水湖健康跑的规模并不算大,然而,它却在医疗急救工作上为其它同类赛事树立了标杆。

近年来,心脏骤停已成为长跑赛事中的“第一杀手”。为赶在意外发生后的“黄金四分钟”内实施抢救,组委会为滴水湖健康跑量身定制了“三级急救反应机制”。由民间组织“第一反应”组织的40位具备美国急救员资质的医疗志愿者队伍,间隔1公里设置的8个医疗站点,以及第六人民医院特别开设的“绿色通道”,组成了保障参赛选手生命安全的三道保险。如此繁复而精细的救援系统得以顺利运作,离不开东京马拉松医疗救护总指挥田中秀治教授的指导,他的到来为滴水湖健康跑引入了最先进的急救理念。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马拉松赛事,“东马”开办7年来保持着“零死亡”的纪录,秘诀就在于CPR(心肺复苏术)与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联动使用。“在日本,运动员发生心脏骤停事故后,救护车需要22分钟才能赶到现场,治愈率也只有13%。”田中秀治认为,“在大型路跑赛事中,一旦有人倒下,附近要有人能在两分钟内赶来为他实施CPR,而配备AED的医疗人员也必须在4分钟内赶到进行治疗,这样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

对于参赛者达到3.6万人的东京马拉松来说,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使现场653名医疗志愿者的效率最大化,这绝非易事。为此,东马组委会为所有医疗工作者的手机安装了能够实现实时沟通、分享位置和就近资源分配的APP应用,并使得其始终保持流动状态。据田中秀治介绍,“开跑后,起点附近的工作人员会乘坐地铁到达下一个场地,以提高效率。”除了步行队伍,AED设备还会安放在急救站与自行车游动队上,“在所有的长跑比赛中,心脏骤停事故大多发生于最后的1/4路段,所以在后半程急救人员与设备会设置得更密集。”

不过,田中秀治表示,为防止心脏骤停事件的发生,更需要的还是跑者自我安全意识的提高,“跑前不喝酒、不熬夜,跑步过程中注意补水、不要勉强冲刺,一旦脉搏每分钟超过150次,心脏就会无法有效供血,导致悲剧的发生。”

本报见习记者 谢笑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