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国安之球迷:来自工体的你 最后的四合院

解密国安之球迷:来自工体的你 最后的四合院

国安解密之球迷

国安球迷到底有多少,如果按照经常关注国安、看国安的直播赛事这一标准的话,那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百万。来工体看球的又都是些什么人?有铁杆球迷,有来看热闹的,还有来搞对象谈恋爱的。那么,又是怎样的情结在吸引着北京球迷呢?

□众说国安球迷

王文(北京球迷协会会长):相比全国赛场来说,北京球迷懂球的人比较多,尤其是在奥运会之后,北京人对于体育的理解和认识都更加成熟了。我们也在主场输给过弱队,但球迷从来没有喊过下课,球员谢幕的时候,会打出围巾墙。胜负看得比较淡,这是成熟的标志。

于海涛(绿色狂飙啦啦队现场总指挥):我觉得北京球迷最大的特点就是“护犊子”,就是所谓的团结吧,谁也不能说国安什么,心比较齐。

Mike隋(中美混血、演员、国安球迷):北京球迷仗义,只要你穿着绿,在他们眼里都过得去,就是那种“爱谁谁”的性格,有一种非常专注的态度,除了国安本身与北京球迷,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虽然工体里面有很多浮夸的事物,夜店啊、跑车啊,国安球迷都不在乎这些,价值观特别好,这就是北京的老百姓。

□球市

从送BP机到购票摇号

时至今日,国安的套票和北京买车一样供不应求,这个赛季的摇号中签率再创新低,仅为55%。不过,从1994年职业联赛开始到今天,国安的球市也经历了起起伏伏。

北京球迷协会会长王文,从事北京球迷工作20年,王文告诉记者,真正开始发售套票是从1995年,“当时我们把 高峰、高洪波这些大家喜欢的球星叫过来,放着大喇叭招募球迷,最后发了四百来套”。

从1996年开始,球市一路下坡,2000年跌到了谷底。2002年,辽足进京,低迷的球市,加上另一支球队的冲击,国安俱乐部决定召集骨干球迷探讨下个赛季的应对策略。

“那时候,罗宁刚刚接手,他最终决定把那年的年票定在了50元,更吸引人的是送BP机。结果那一年好多买套票的都是冲着BP机去的。”王文告诉记者,后来随着徐云龙(微博 数据)、陶伟(微博)这些球员的名气大了起来,2009年国安夺冠,那些有选择性看比赛的球迷发现,一年买散票看球不如买套票,所以第二年开始,套票供不应求了。

□解读

“绿色狂飙”领衔球迷正规军

工体主场热情的球迷,光怪陆离的口号和歌曲,享誉中外的围巾墙,这些多少都和国安成军最久、人数最大的一个球迷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就是绿色狂飙啦啦队。

绿色狂飙啦啦队身处6下看台,与6上看台的“绿色旗帜”交相呼应,到2014年,绿色狂飙已经进入了第12个年头,而人数也达到了1800人。除了绿色狂飙,“御林军”成立也有快10个年头了,和他们相映成趣的是“兄弟连”。除此之外,还有“闪亮工体”和“绿翼京狮”两支200人左右的球迷组织,这“六大门派”受辖于北京球迷协会,成为球迷组织中的正规军。

每一个球迷组织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理念,有彰显老北京文化的,有走国际范儿的。绿色狂飙的现场总指挥于海涛说:“在北看台的‘御林军’和‘兄弟连’,更加激进,也更加张扬。虽然在理念上有些不同,但是我们也都是为了国安,多年一起远征,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如今在工体,你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在比赛开始时,6下看台和6上看台会有一个隔空喊话的环节,内容是:“这是哪里?北京!”“我们的球队是?国安!”“我们与国安一起?战斗!”这一个“开场的仪式”,也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来。

□声音

国安俱乐部应建立球迷部

绿色狂飙现场总指挥于海涛说,所有的球迷组织(包括北京市球迷协会),都是大家自发自愿组织起来的,不过每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也有些想要对国安俱乐部说的话。

“首先,我觉得国安拥有这么多球迷,应该要有一个正规的球迷部为球迷真正地做事,这个部门有一两个人的团队就可以,要了解球迷的需求,建立和球迷沟通的有效渠道,因为我们球迷文化需要宣传,我们也希望国安能帮助我们和媒体建立联系。其次,大型的球迷文化推广活动对于我们来说太难了,我们希望国安俱乐部能够站出来,做一些表态,也希望他们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帮助球迷推广更大更高层次的球迷活动。最后希望能有更多的球迷与国安之间的互动活动,我们有一个组织是穿着国安的衣服到地铁中去捡垃圾,以国安球迷的身份去宣传‘北京人爱北京’的正能量,我们也希望国安能组织球迷和球员一起做一些公益活动,比如说,一起去植树或者慰问孤寡老人、宣传国安,传播北京精神正能量,要靠大家的。”

□观察

最后的四合院

在北京球迷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工体是北京最后的四合院”,虽然显得有些心酸,但对于北京球迷来说,却一点不为过。

“乡音难寻,知音难觅”如今成了北京球迷内心的呼唤。工体这个充满魔力的地方,不知道承载了多少80后童年的回忆,不知道让多少90后的少男少女为之疯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互相用京腔儿打着招呼,互相勾肩搭背侃大山,从随处可见变成了一种奢侈品。与其说是国安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如说是北京两个字,对于在这座城市长大的孩子有着一种魔力,让他们可以通过带着侵略性的呐喊,直接简单地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情和爱。

不过,随着套票的供不应求,很多从1995年开始买套票的铁杆死忠看不上球了,这也让更多的球迷开始呼吁国安俱乐部施行会员制。对想要打造百年俱乐部的国安来说,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球迷,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应该更加珍惜,在让“最后的四合院”变得更加纯粹、更加亮丽的路上,俱乐部和球迷更应该“风雨同舟”。

本版采写京华时报记者郑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kegu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