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协不请洋裁判另有原因? 好处费几倍于土哨

很久以前,篮球圈内就流行一句话,叫“君子报仇,回家不晚”,很明显,直白的意思就是:在你的主场你黑我,回我的主场看你还怎么黑我!那么,延伸或是深入的意思呢?就是传说中的“主场哨”了。

季后赛首轮新疆与辽宁的第二战中,当值裁判对韩德君被新疆队员“一本绝杀”视若无睹,令CBA的主场哨以及裁判问题再成焦点。这两天,各路媒体争先恐后地曝光裁判劣迹,甚至有人呼唤必须学习足坛反赌“司法介入”,大伙的结论就是“裁判这池水,太特么深不可测”。

上个赛季的CBA结束之后,中国篮协拿出了100万元的奖金奖励优秀裁判,这是史上第一次,篮协称此举在于高薪养廉,最优秀的裁判大约能够分到5万元的奖金。篮协的做法很快遭到各方嘲讽:难道裁判们还缺这五万块钱?这绝对是让富的人更富呀!

众所周知,中国篮协并没有自己的职业裁判队伍,目前吹罚CBA的裁判,多是在地方体育局、行业协会或是高校任职,换句话说,出来吹CBA比赛只是他们的“兼职”。

一般而言,裁判吹常规赛一场收入是1500元,季后赛是2000元,一个赛季下来,最多的裁判能吹30场左右的比赛,少的不足5场球。也就是说,整整半年下来,机会比较多的裁判,能从篮协那里领到6万元左右的工资,如果评上优秀等级,再领个5万元左右的奖金,那么最高能够拿到11万元左右。

对于普通白领来说,11万元能买辆普通车,算是不小的吸引力,但CBA裁判基本上都属于“有头有脸有身份”的人,按理来说11万元对他们的吸引力其实就“还好”,更何况赛季期间,还要到处飞,得耽误自己本身的主业,甚至还要忍受被球迷砸东西的风险,为何CBA裁判的上岗竞争还会如此激烈呢?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就是传说中的“打点费”。据篮球评论员苏群(微博)透露,光是一个赛季,CBA各队用于做裁判“打点费”的支出至少是3000万元,相比之下,篮协给的那点“工资”,连添头都算不上。曾经有投资人苦笑着表示:“花那么多钱请大牌外援,最后发现比不上拿这些钱请裁判。”

各支俱乐部“打点费”花的着力点,就是自己的主场。回顾一下中国篮协的“处罚史”就不难发现,被处罚的裁判基本都是因偏帮主队最终出了问题:2002-2003赛季,龚万宽在浙江万马与北京奥神的比赛中,最后时刻的一次争议判罚导致客场作战的奥神队,在最后1分钟领先4分的情况下惨遭逆转,赛后龚万宽被禁赛8场,成为CBA历史上首位被公开处罚的裁判;2013年1月10日,八一与青岛的比赛中,当值裁判吴敏华在一次关键攻防回合中无视“24秒违例”,造成青岛队集体退赛,“CBA史上最大牌外援”麦蒂赛后公开在微博上炮轰裁判,篮协罚了吴敏华停赛10场;而上周末新疆与辽宁的比赛中,无视“韩德君被拽摔”的当值主裁郑军,则被停赛15场。

当然,公开处罚的只是“冰山一角”,篮协不仅一次地承认对有问题的裁判“内部处理”,但拒绝公开名单。

“主场哨”普遍存在,有些队伍甚至还有“御用裁判”,在某些主场,当裁判亮相时,就能够听到资深球迷讨论“今天是某某吹比赛,估计比分会拉开”之类的。连资深球迷都对裁判的“风格”如此熟知,可想而知裁判们是如何“给力”。做裁判工作成风,以至于传闻某支强队由于实力强大不太愿意做裁判工作,所以很多裁判都不喜欢来吹这支球队的比赛,甚至还要找机会“黑一黑”。

裁判还会有自己的“小团体”,此前就有媒体曝料,CBA中盛传“师父带徒弟”的风气,一个年轻的裁判若想成功吹上CBA比赛,他可能得从WCBA(微博)、NBL等比赛开始吹起,但最重要的是跟对一个前辈,或是找对一个篮协内部的“靠山”,而自己的“师父”或“靠山”是偏帮哪支球队的,那么这位新晋的裁判也会顺带与这些球队走得比较近。

CBA裁判上岗竞争激烈的原因还有“个人前途问题”,一位资深的裁判告诉记者,成为CBA裁判,就能结识更多圈内人士,那么对自己在原单位的升迁或是之后的调动,都会有上佳的帮助,“全国那么多裁判,有多少人巴望着当CBA裁判呀。你能成为CBA裁判,也证明你混得开,本事够硬。”这位资深裁判直白地表示,“另外如果想在裁判这条路走到底,CBA也会是很好的跳板,毕竟是国内篮球第一联赛呀。”

过去9个赛季的CBA,中国篮协都请来洋裁判坐镇,有人称这是一招屡试不爽的法宝,“出了问题,就是洋裁判的问题”。但到了本赛季,篮协突然就自我否定了,他们称亚洲他国的裁判不一定就比中国裁判好,因为“CBA的水平要高于亚洲其他联赛”,另外篮协还称要“锻炼本土裁判”。

其实,篮协这一做法还有另一层原因——江湖一直有传闻,“洋裁判们比土裁判们更狠”,洋裁判属于干完事拍拍屁股走人的主,不用过多顾及与各家俱乐部的关系,传闻对他们的“打点费”要比本土裁判高出几个档次,“毕竟美金比人民币要‘贵’上许多呀。”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裁判之外,技术代表也是“爷”。本来在CBA,技术代表是“对赛区竞赛组织、运动队赛风赛纪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人员”,但由于技术代表大人目前更多的工作是主管技术台,很多时候甚至会对裁判的判罚进行裁决,有一个资深人士透露,技术代表目前也进入许多俱乐部“打点”的范围之内,而CBA的一些资深老裁判,会“转职”成为技术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传闻CBA有望引入“鹰眼”来判断一些争议,但只限于判断三种情况:是否三分球,出手前时间有没有到,以及哪队将球碰出界。如此看来,意义也显得不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标签: 裁判CBA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anqia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