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名哨斥裁判水平史上最差 视球员教练为敌

87岁名哨斥裁判水平史上最差 视球员教练为敌

本赛季裁判水平被批史上最差

“裁判水平史上最差” 一位老裁判眼中的CBA季后赛

由于在比赛中存在明显的误判,中国篮协前天裁定,新疆同辽宁的季后赛第二场当值主裁郑军停赛15轮。

裁判的职业操守,已成为季后赛焦点话题。终身荣誉国际篮球裁判、87岁的王长安说:“我很心痛,今年CBA季后赛的裁判水平,史上最差!”他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同情裁判的处境,他们仿佛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另一方面,对篮协在裁判培养和任用制度的不职业感到痛心。

选拔不规范

王长安查了该场比赛3名裁判的号码,被停赛的郑军是国际级裁判,19号。另两位分别是106号的 李强和113号的吕文。“100号以上的裁判,是新裁判,常规赛都没吹几场,就被派去吹那么重要的比赛,这怎么可以?至少应该两老带一新。”

当值裁判还言辞凿凿,“我们是通过抽签被任命的。”王长安指出,“全世界哪场季后赛裁判是抽签的?如果新疆裁判抽到本场比赛,也上去吹?”

在王长安看来,缺乏经验和专业素养,是CBA裁判不职业的一大原因。

裁判在场上的工作,也要符合篮球的运动规律,要跟着球在场上移动。以该争议球为例,最后时刻韩德君在篮下被犯规时,离韩最近的那个裁判,并没有及时移动到相对应的位置观察。“年轻裁判在有争议的时刻,脑子或许不清醒,我很同情他们。但篮协为什么在任用裁判方面那么随随便便?”

临场不变通

关键的球,不能漏吹,更不能瞎吹。辽宁主帅郭士强提出回看录像,被裁判拒绝。裁判的理由是:根据比赛规定,韩德君被犯规时没有投篮动作,所以不能观看录像回放,更不能改判。王长安反问,“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何如此教条?这可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可以改,更何况这发生在篮球赛场的裁判身上。王长安记得,有一年奥运会男篮决赛,美国和前苏联的比赛到最后一刻,也出现了争议球。秘书长当场改判,决定补打最后3秒钟,最终前苏联夺冠。“你看看NBA(微博),连个出界球,3个裁判都要左看右看好几遍。”王长安指出。

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裁判还跑到技术台咨询技术代表要不要看回放,技术代表也说不看回放。“这不是变成4人裁判制了嘛。技术代表应该是监督比赛现场秩序和裁判的。”

态度不友善

王长安注意到,引进零容忍后,在一些裁判眼里,自己就是球员和教练的敌人。他们吹了哨子后,使劲盯着球员看,眼神很挑衅,好像在问,你服不服?不服就罚你技术犯规。

“这个态度非常不好,裁判吹完哨子应该走向技术台报告,而不是盯着球员看。有时候球员的捶胸顿足,只是冲自己发脾气而已,他没有追着裁判打骂,裁判还是立马掏一个技术犯规给他。按国际惯例,如果球员不服,一般先警告一下,这就是一个把握尺度、吹罚艺术的问题了。”现在,裁判分明成了大家眼中人人喊打的“老鼠”。“教练、球员和观众骂裁判比比皆是,裁判变得很窝囊。反过来,裁判也对球员和教练很不客气,总是怒气冲冲的表情。我看了实在痛心啊。”

培养不科学

篮球现代化了,我们的裁判却没有跟上现代化的脚步。

如果要论这个议题,王长安真是可以写一本书。“有多少裁判平时会带着裁判法去现场,临场前再温习一遍?有多少裁判,是职业的,而不是兼职的?”

王长安年轻时是运动员,随后当教练,再当裁判。“我们现在的裁判几乎都是学校老师,没打过正规比赛,更没有当过教练,不仅没经验,还不拿这份工作当回事。”

裁判作为球场上的“包公”,理应备受尊敬,但这个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一场争议球,折射的是中国篮球裁判培养、使用和管理的不职业。王长安说,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本报记者 陶邢莹(微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标签: CBA裁判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anqia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