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女冰壶皆连胜回暖 鲜见新人难掩尴尬

[摘要]一个人或者一支队伍,几乎撑起一个项目的天,这是绝大多数中国冬季运动项目的现状。冰壶也不例外。但更严峻的是,国外职业化飞速发展的现状下,中国依然是那些老面孔,不免让人担忧。

索契冬奥会,中国冰壶队双线出击,到昨晚截稿时止,默默无闻的男队“奇迹般”地在前三场比赛中,连克丹麦、美国和瑞士;王冰玉(微博)领衔的女队则抛开了首战告负的烦恼,击败东道主俄罗斯(微博)后,再以7比4战胜美国队,连续迎来两场胜利。无论是男队,还是女队,似乎都渐入佳境。

然而,暂时的繁荣并不能掩盖尴尬本质,过度依赖老队员的现状已经成了中国冰壶摆脱不掉的隐痛。

老面孔,还是老面孔

一个人或者一支队伍,几乎撑起一个项目的天,这是绝大多数中国冬季运动项目的现状。冰壶也不例外。

2009年,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得世锦赛冠军,几乎一夜成名。如今,五年过去了,王冰玉、周妍(微博)、柳荫(微博)和岳清爽(微博)四人仍旧是中国女子冰壶队不可替代的主力。虽然,在2010年,她们曾经代表中国队夺得温哥华冬奥会铜牌,但是,女子冰壶后继乏人的现状至今没有多少改变。

近两年来,国外冰壶运动的职业化发展速度很快,中国女子冰壶的成绩却一路下滑,与冰壶强国相去甚远。此番征战索契,很有可能是王冰玉等人的最后一次奥运之旅,这对于本就后备人才匮乏的冰壶项目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女壶尚且如此,男壶亦不例外。

本届冬奥会,原本默默无闻的中国男子冰壶连下三城,连克丹麦、美国和瑞士,可喜可贺,外界也一下子记住了队长刘锐(微博) 的名字。

然而,在我们为中国男壶拍手叫好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尴尬的事实。从12年前开始,刘锐就已经代表中国队出征世界赛场了。直到2010年,他所代表的中国男子冰壶队才获得出征冬奥会的机会。这么多年来,中国队的阵容始终离不开刘锐、徐晓明、臧嘉亮这几人,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男子冰壶过度依赖老面孔的尴尬。

底子薄,还是底子薄

不可否认,中国男女冰壶队在短短几年间获得了不俗的国际大赛成绩,但是,由于这项运动在中国“底子太薄”,几乎乏人问津。在昨天的比赛结束后,中国男子冰壶的队员们直言,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冰壶”。

听起来,中国小伙子们的心愿更像是对冰壶项目受到冷遇的无奈倾诉。与男子冰壶比较起来,中国女壶的发展似乎更快一些,名气也更响。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世界女子冰壶职业化发展程度较低,女队更容易在国际赛场扬眉吐气,而世界男壶的职业化却发展迅猛,导致男队长期“水土不服”。

近两年来,中国冰壶为了适应国际赛场要求,主动派出队伍到欧美冰壶强国学习,并聘请高水平教练指导比赛,追赶世界的脚步。本届冬奥会,中国男壶能取得历史突破性的战绩,离不开在国外长期集训的结果。

然而,暂时的繁荣并不难掩盖冰壶运动薄弱的基础,在中国,冰壶运动发展尚处于“举国体制”范畴,真正离职业化还很远,单纯依靠“奥运战略”还很难给冰壶运动带来实质性的提高。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冰壶爱好者很难找到合适的场馆,也难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同时,中国目前真正具备专业水平的冰壶只有三支队伍,人数仅12-15人,连在国内打对抗都很难。因此,在没有能比肩的对手和场地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中国冰壶队每年有多达五六个月在国外训练比赛。这既是中国冰壶运动的现状,也是中国冰壶运动的悲哀。

晨报记者 徐明

>>>点击进入2014索契冬奥会专题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ningw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