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选帅专注瞎碰20年 最该换的应是管理模式

■张喆

从1992年选择带来“豹子精神”的德国人施拉普纳开始,过去二十多年,中国足协选用外籍主帅的思路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瞎碰。

这次足协虽然采取了网上公开报名招聘的形式,但一个月过去了,居然连个大名单都没公布,足见“公开招聘”不过是个幌子。

日韩足协选帅,往往提前一年就公布候选人,然后采取很多科学的指标进行跟踪,中国足协的选帅却还是老一套——按照自己的意愿圈定几个人,然后用主观的经验和标准去与候选人面谈,最后最听话的那个或者上级领导拍板的那个中标。至于选中的人是否适合中国足球的发展方向,只能完全靠运气。可惜,这二十多年来中国足球只在米卢身上好运了一次。

国足这次选帅的目标是针对2018年世界杯。2014年除了剩下一场亚洲杯预选赛属于正式比赛,国足基本只有热身赛可打,根本无需过早敲定主帅,本来让傅博继续“代理”也足够了。但在体育总局领导的强烈要求下,中国足协只好继续选帅,而且必须是外教。由于吃了卡马乔巨额赔偿的亏,这次中国足协就不再盯着那些身价贵的教练了,既要有经验能力,又要性价比高。但在世界杯年,要找这种教练谈何容易?如今突然钟情“德国制造”,恐怕跟风的因素更多。

从国足多年来几乎毫无变化的选帅剧情来看,现在的中国男足首先要换的恐怕不是主教练,而是背后一整套的管理模式!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kegu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