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吉林两次换帅见怪不怪 只因囊中太羞涩

一个赛季换两次教练,更换的方式全部是助理教练顶上,这种事情发生在吉林队身上,再怪都不怪。

成绩不理想,是名正言顺的换帅理由。囊中太羞涩,是毫无意外的“递补式”换帅根源。无法确定,吉林队是不是全CBA资金投入最少的球队,但他们铁定是投入最少的球队之一,哪怕他们的冠名赞助商是一家银行。人们甚至有理由猜测,万一,万一这次换帅后成绩再不理想,会不会是身为总经理的孙军(微博)亲自出手?横竖,是他为难自己。

“虎王”不容易,吉林队不容易,这在圈内早是不争的事实。缺钱又缺人的日子,这头昔日的“东北虎”已撑了好些年,因为某种意义上,他们在CBA的窘困是独一无二的———既没有大型国企担当投资后盾,又没有超有钱的私人老板,每个赛季就是借着“虎王”四处筹措,每年通过评估就是一种欣慰,战绩上纵有想法,也只能打到哪儿算哪儿。

按照有些人的说法,吉林队这种活法,真不如转卖到外地,找个实力雄厚的新东家接手,就有可能像陕西队变佛山队那样恢复元气。其实江湖上的确有过类似传闻,可至少到目前为止,东北虎还是东北虎,而且据说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也乐于为球队注入些能量。结果,在哪一种力量都不足够强大的背景下,吉林队的日子自然也就过得,瞻前顾后。

政府支持也好,市场空间也好,CBA球队自然是巴不得鱼与熊掌兼得的,当然现实的车轮碾动下,市场力量正渐渐地占据着更大的话语权,粮草不丰的吉林队总感觉气不顺也就不足为奇。他们基本上不引进什么成名的国内球员,他们的外援基本上都是没什么NBA(微博)履历的,所以即便有三外援助阵,他们也无法立竿见影。某种意义上,CBA的众马奔腾中,他们确实掉了队。

话题说开去,CBA是否允许有这样的掉队者?以靠拢NBA的标准看,吉林队或许真的不大合群;然而以非NBA的标准看,他们的生存方式好像又无可厚非,只要他们保证不欠薪,只要他们训练不打折。坦白而言,CBA至少在眼下这个阶段,还没有上升到每家俱乐部必须有钱又有人的繁荣程度,人们就该有足够的心理空间容纳吉林这样的球队,所谓公平。

何况,至少吉林队现在当打的还都是子弟兵。何况,昔日的魔鬼主场还离不得篮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qiany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