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晖英锦赛三冠概率高 世锦赛亟待加冕

[摘要]如此算来,丁俊晖与英锦赛的三度牵手已成为高概率事件。丁若安好,便是晴天;丁若不安好,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体坛周报(微博)特约记者 孙纯(微博) 评述

携上海、印度和成都三个排名赛三连冠的余威,丁俊晖以前所未有的高姿态来到巴比肯中心。在球员眼里,有复制昔年亨得利(微博)奇迹势头的丁俊晖绝对是全民公敌;在球迷和媒体看来,新王者的背后也能带来更多谈资和噱头。

看好丁俊晖的原因,绝不仅仅停留在小丁滚烫的手感,他本次的签位似乎都能嗅到保送的味道——同在一个半区的马克·艾伦和特鲁姆普虽然实力不弱,但最近状态浑浑噩噩;卫冕冠军塞尔比当然是劲敌,倘若交手则要等到半决赛。另一方面,128人大混战对于种子选手来说未必是坏事,早早出局固然丢人,但也为强手准备了热身良机,尤其是状态向来慢热的丁俊晖,这一改制也许会为其一帆风顺而助力。再迷信一点说,丁俊晖此前两次赢得英锦赛分别是2005年和2009年,又一个四年过去了,这无疑是命运控和数字控的玩点。

如此算来,丁俊晖与英锦赛的三度牵手已成为高概率事件。丁若安好,便是晴天;丁若不安好,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英锦赛作为仅次于世锦赛的第二大赛事,如今早已沦为国际台联新政的试验台,长局制改制为短局,今年又称为世界屌丝全运会,英锦赛的含金量确实在下降,就像一个曾经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女神,几番折腾成了黑木耳的模样。这种冠军到手的意义仅仅在于重复和积累,未必有多少增强的意味。

放眼未来,世锦赛的重心地位不会动摇,其他各种赛事冒头已经成为趋势,甚至高水平的PTC赛事都能和传统排名赛分庭抗礼。那么,如何从中选择,是丁俊晖这样级别的球员所不得不学会的功课。与其今后一团乱麻,不如现今未雨绸缪。只要不学特鲁姆普沉迷于场外捞金,不似奥沙利文目空一切,适当“养腕”算不上十恶不赦。

更为重要的是,丁俊晖对于未来职业规划,必须要从统筹学里做文章了。如果要在盖棺定论之时享有球王之名,丁俊晖一定要拥有某些标志性的成就。单就英锦赛来说,历史上史蒂夫·戴维斯6次登顶,亨得利5次称王,无论丁俊晖怎么折腾,他在这一赛事中也很难超越两位先贤。怎样统筹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赛事如此繁多甚至混乱的当今找到最佳发力点,这个答案呼之欲出,当然是世锦赛。

所谓75三杰之后,台坛再无球王诞生。墨菲和罗伯逊虽然尝过世锦赛冠军的滋味,但排名赛冠军数量不多;塞尔比稳坐一哥宝座之时,也因为未能在世锦赛登顶而遭人诟病。笔者以往现场采访比赛时,听得司仪大声呼喊:让我们欢迎世界冠军,丁俊晖!这总让媒体席一阵交头接耳,没有举起过世锦赛冠军奖杯的丁俊晖,可以配上这样的冠名吗?事实上,早已拿下英锦赛和大师赛冠军的丁俊晖,距离大满贯仅一步之遥,而9个排名赛冠军数量让其位居80后第一,只要再拿世锦赛冠军,谁能否认小丁的球王地位?

当然,这不是说要丁俊晖放弃英锦赛,全力以赴自然是职员球员的基本素养,若是丁俊晖在决赛遇上罗伯逊,怎样粉碎墨尔本机器成就80后大满贯第一人,也是莫大的看点。若是将一年的赛事比作一桌酒席,那么所有的菜品都已经上齐,丁俊晖不能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子似的,每个菜都夹两筷子;怎样在一片羡慕嫉妒恨中享用大餐,才是球王候选人的眼光所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