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决定论毒害孙杨 双重“三停”效果有限

[导读]在孙杨看来,他是否有“出成绩就可以随心所欲”,“错了也奈何不了我”的思想?这才是他这次敢于触碰法律底线的诱因。

成绩决定论毒害孙杨 双重“三停”效果有限

孙杨思想有待提升

11月11日是国家游泳队集训的日子,也是孙杨解除行政拘留的日子,但在昨天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对孙杨实行“暂时三停”后,孙杨得到了更多的“反思”时间。回顾这起事件,包括孙杨在内的所有人,是不是该思考这个问题;“金牌至上”论是不是孙杨这次事件的导演?

对孙杨而言,有三个时间点需要留意。其一是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期间,孙杨在未经许可(微博)的情况下,身穿非国家游泳队赞助品牌的服装出席新闻发布会,这是他第一次在公众面前“逾矩”。恰恰在那次游泳世锦赛上,孙杨成为了世锦赛冠军,并且刷新了世界纪录。最近一年多有关孙扬的种种负面新闻扎堆出现,起点是去年8月他通过微博炮轰游泳中心,称拉他去参加商业活动,而那时正是孙杨在伦敦夺得2枚金牌并刷新一项世界纪录之后。再看这次无照驾车加上不按时归队,不理睬主管领导规劝,不与队里联系,私自前往泰国旅游,则刚好又是在世锦赛结束和辽宁全运会上成为“多金王”之后。也就是说,孙杨的问题基本都发生在每次出好成绩之后,这不是偶然的巧合。因为在孙杨看来,他是否有“出成绩就可以随心所欲”,“错了也奈何不了我”的思想?这才是他这次敢于触碰法律底线的诱因。

对于孙杨周围的人、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他的人而言,也应意识到,无论是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停”,还是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的“三停”,效果都相当有限。因为早在今年初,孙杨与朱志根教练爆发“师徒恩怨”时,“三停”的措施就使用过,可从今日看来,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孙杨所处的周边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出了成绩就有鲜花掌声,就是英雄好汉,就有商业追捧,也就有个人利益,国家队和省队都不可能因为错误开除他,因为孙杨做出过了不起的成绩,今后还有可能做出更了不起的成绩,只要明年亚运会前结束“三停”,一切都不影响。如此看来,“三停”就变成了大赛与大赛间隔期间,对孙杨的一种常规管理模式,问题是这样能从根本上让孙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吗?对于孙杨,除周围人持续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和影响外,在他做错时,人们对其问题不缩小,不回避,对其错误的处理能以“壮士断腕”般的决心和魄力去纠正,放下“成绩就是一切”的思想,才有可能真正去除孙杨头脑中的“成绩就是一切”的错觉。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