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A“禁吼令"2014试运行 "三大女高音"难就范

[导读]明年起WTA“禁吼令”试运行,小威、莎拉波娃、阿扎伦卡这三大女高音,比赛时统统得调到静音模式……女子网坛最特殊的一道风景,难道将就此消失?

WTA“禁吼令"2014试运行 "三大女高音"难就范

莎拉波娃

记者陈开 制图晶晶

明年起WTA(国际女子职业网联)“禁吼令”试运行,莎拉波娃、阿扎伦卡这些女高音,比赛时统统得调到静音模式……连日来,国内媒体对这一爆炸性新闻,进行滚屏式报道,蔚为壮观。女子网坛最特殊的一道风景,难道将就此消失?

还是给喜欢重口味的球迷吃一颗定心丸吧。事实上,只要好莱坞一天没有停拍《惊声尖叫》,国家广电总局一天没有叫停《好声音》,想让女王们乖乖闭上嘴巴,又谈何容易。

一年一度“狼来了”

国内媒体对“禁吼令”的解读五花八门,引述来源却很统一——出自大洋彼岸《今日美国》的报道。然而在《今日美国》原文中,只提到WTA总裁阿拉斯特透露,将从明年起开始着手测算,女球员叫声在不同场地所产生的影响力。“我们将致力于控制过度尖叫,我相信这将通过下一代来实现”,阿拉斯特压根没提到让莎娃们闭嘴的新规。

“禁吼令”的话题并不新鲜,就像狼来了的故事,几乎每一两年就会被旧话重提。前年的温网(微博)更夸张,甚至传出过消息,从2012年开始,球员赛场上的尖叫声超过一定分贝,将直接被罚分。可大家后来都亲眼见识过了,莎拉波娃们依旧我行我素,“罚分论”顷刻间灰飞烟灭。

近日在接受采访时,WTA亚太区副总裁陈述也否认WTA“禁吼令”有明确的时间表。他表示,对于球场上该不该喊叫,球员、球迷都有不同的立场,所以暂时还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意见和标准,对这个问题仍有待研究。

缘起怀旧情结找茬

当分贝测试插上想象力的翅膀,“禁吼令”就这样被炮制出炉。但假如新规真的出台,至今却看不到任何球员的相关评论,那简直太不科学了。

打心眼里,WTA总裁阿拉斯特的确想把尖叫逐出球场,觉得现在的姑娘们糟蹋了这项运动,网坛元老纳芙拉蒂诺娃更不止一次提出禁止尖叫的议案。网球又不是唱歌比赛,干嘛那么大声?这些上年纪的女士意见大,说到底是出于一种怀旧情结。她们更怀念上世纪弥漫着绅士淑女味道的网球场,痛恨眼下这个热情四射的新年代。

网球场上的尖叫话题由来已久,早在1974年,吉米·康纳斯的叫喊声就引起过关注。不过几十年下来,唯一吃过“禁吼令”亏的,只有一代天骄、9座大满贯得主塞莱斯。1992年对格拉芙的温网决赛,绰号“愤怒母鸡”的她被赛会明令禁止喊叫,结果输掉了冠军奖杯。一年后,塞莱斯遭遇著名的“遇刺事件”,从此WTA再不敢随便给她小鞋穿,短命的“禁吼令”由此戛然而止。

“禁吼令”好说难操作

“禁吼令”难以发扬光大,也在情理之中。世界排名第二的阿扎伦卡说得好,“现在有70%的女球员和我一样在叫”,尖叫派才代表如今女子网坛主旋律,阿拉斯特们再不高兴又怎么样,有本事自己上去打啊?别把WTA想成中国的足协、网协,随便什么政策一拍脑门就可以出台,人家总裁得考虑球员答不答应。

何况球迷们也未必对“静音模式”感冒。不少人明确表示,假如女人不叫,那还不如只看男子比赛得了。今年法网,黄牛党则把尖叫作为推销的噱头,“亲耳体验莎拉波娃叫声,绝对值回票价!”

但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禁吼令”实在缺乏可操作性。要球员彻底闭嘴不现实,那发出多少分贝的声音才叫违规?即使制定出上限标准,球员们激烈拼斗中,如何控制每一声的高低?而派人拿着仪器现场测试分贝,随时喊停比赛,比赛未必会变得更精彩,倒有可能让网球场变成滑稽剧舞台。

“三女王”领衔惹不起

网坛那些顶尖女球星,无疑是WTA轻易不愿得罪的。但现实很残酷,当今女子网坛TOP5中,就有三位当家花旦是“尖叫女王”。莎拉波娃的尖叫最高达到105分贝,堪比小型飞机起降;阿扎伦卡没那么夸张,95分贝,只等于地铁通行时的噪音,但胜在恒定,每一拍都保持相同音阶;小威的88分贝相当于割草机,声音略带沙哑,颇具低音炮效果。

这三位球星,都是女子网坛的摇钱树,一意孤行实施“禁吼令”,万一导致她们成绩大幅下滑,甚至造反怎么办?这种亏本生意,WTA当然不肯做。所以阿拉斯特的意思,是想争取在青少年球员中树立安静打球的风气,坐等更新换代。至于小威、莎拉波娃,爱叫叫去吧,她们总有退役的一天。

当然,会有同学想了,要是“尖叫三女王”真因为新规倒下,岂不是天意如此,要让咱们的李娜称霸天下?但别忘记中国金花除了李娜,还有郑洁(微博)这位尖叫姐呢。郑洁的分贝,未见得能列入女网前十,不过音色识别度极高,摄人心魄我“闻”犹怜,怎么说呢,好比一只受伤的天鹅。

不只是网球爱尖叫

塞莱斯当年教练吉姆·洛尔,被称之为“尖叫之父”,他总结理论称,尖叫能够放松肌肉,甚至能够预防伤病。正是在他的教导下,塞莱斯声声怒吼,硬是创造出空前绝后的神迹——连续参加8项大满贯,夺得7冠1亚。

同时有研究表明,尖叫至少能给网球运动员带来三大好处。A、增添自信,产生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B、能提升个人1%到5%的负重能力;C、干扰对手感知和击球的准确度。嗯,听起来跟武侠小说里的狮子吼差不多。

这些理论和研究靠不靠谱,暂且搁到一边,但在体育界,至少尖叫不归女子网球专营,比如还有击剑和跆拳道。去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重剑女队勇夺团体金牌,而在半决赛绝杀俄罗斯一役中,孙玉洁刺中最后一剑后,足足惊声尖叫了长达40秒钟,被称为击剑队的“海豚音公主”。赛后孙玉洁半开玩笑地表示,练剑的都得有这个嗓门,要不不让进队。事实上,声嘶力竭的叫声,无论男子或女子击剑,都再正常不过了。

同样,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被要求发出声音,多有“饿”、“咦”、“菜”等短音节,专业教练透露,发什么音不重要,关键是得喊出来。

跆拳道尖叫,主要为了增添气势;击剑尖叫的重要作用在于提醒裁判,是我先刺中的。网球女王们懒得管那么多——只要他们能叫,我们就一样可以,这个世界谁怕谁。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ningw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