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摔跤重返奥运:入奥要看委员"口味"

历经七个月的煎熬,摔跤重返奥运大家庭,但危机不减。本报记者昨天采访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的王芳,请她解析入奥项目背后的“小曲折”。

重返奥运 淡然面对

成功入奥,外界将摔跤胜出归功于历史和深入人心的传统。王芳肯定了这方面的因素,但她认为不该过分夸大“入奥”的意义。

“奥运会每个项目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在她看来,摔跤运动相比之下在影响力方面并不占绝对优势。因此,王芳认为要“淡然”面对项目的调整。奥委会委员的“口味”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命运,能赢得他们青睐的原因可谓五花八门:“投票结果是多方因素作用的,每位投票委员的考虑也不同,顾及历史的可能会选摔跤项目,认为棒垒收视率好的也可能会选棒垒。”

棒垒出局 因素复杂

棒球和垒球败下阵来似乎有些委屈,不过与七个月来国际摔联的种种大动作相比,国际棒垒协会的工作并不到位,仅美职棒联盟拒绝为奥运会修改赛季就让棒垒流失了部分选票。

职业体育与奥运会如何协作一向是个难题。在王芳看来,篮球是二者结合的典范。1992年,国际奥委会首次允许职业篮球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与美职篮的开放相比,美职棒联盟一直力阻旗下运动员参奥。直到2008年棒球被“踢出”奥运会,他们才表示如芝加哥或东京承办2016奥运会,将允许运动员参奥。

奥运瘦身 谨防中标

在奥委会的“瘦身”计划中,哪些项目易成“开刀”对象?与外界看重的项目普及程度相比,决定去留还有观赏性高低、规则难易等多种因素。在王芳看来,“某个项目能否存在于奥运会与是否全世界开展最普遍的项目无必然联系。”

她以现代五项运动为例,由于花费高、场地要求特殊,该项目在国内乃至世界的普及率都不高,但它的稳固地位显然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王芳看来,这取决于文化的差异:“根本原因在于奥运会竞技传统根源于西方,在欧洲委员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国际奥委会的影响力无疑大大超出中国媒体的想象。”因此,想要稳居奥运,必须时刻抱有危机感。晨报记者 李昕

■新闻背景

49票 摔跤过关

晨报讯(记者 李昕)北京时间昨天凌晨,国际奥委会(IOC)第125次全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投票决定,摔跤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4年奥运会的新增临时大项。

昨天,世界棒垒球联盟、世界壁球联合会和世界摔跤联合会先后进行了20分钟的陈述,为进军奥运会进行最后的努力。最终,在首轮投票中,摔跤获得全部95张有效选票的49张,超过半数,重回奥运会,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4年奥运会的新增临时大项。棒垒球获得了24张选票,壁球获得了22张选票,无缘奥运。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