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中心主任:击剑推广需加强“官民交流”

新华社记者王浩宇范春生

全运会击剑比赛缺什么?雷声(微博)这样的大腕不缺,高水平的较量也不少,唯独这观众席缺了点儿人气。如何做好推广,仍是中国击剑面临的首要难题。

要真说击剑推广在中国举步艰难,事实也并非如此。经过中国击剑队在过去两届奥运会的连续出彩,民间已经刮起了一股不小的“击剑热潮”。用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主任 王伟的话说,伴随着民间击剑俱乐部“以超出雨后春笋般的速度”涌现,击剑在国人心目中已不是那个曾遥不可及的“贵族项目”。

来自击剑俱乐部的反馈同样是乐观的,北京王海滨击剑俱乐部执行总裁王盟透露,仅北京而言,近一年来增加的俱乐部有20多家,而击剑的会员总数有3万多人,其中60%都是小学生和高中生。

形势一片大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让击剑在中国的影响力更上一层楼,王盟认为,加强民间与官方的交流合作是当务之急。

王盟表示,王海滨击剑俱乐部一直希望能成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将击剑市场产业化,如果可能的话,未来联合其他俱乐部打造一个像CBA一样的职业俱乐部赛事,但这些想法,都需要来自体育总局的支持,而现在双方之间还是缺乏联系。

“击剑市场很有潜力,处于上升阶段,自剑中心那边也清楚这一点......就长期发展来讲,我们俱乐部现在需要中心这边制定标准和规则,像俱乐部如何发展、学员如何评级、教练员如何去区分等级,这些都没有明确的标准。”王盟说。

在王盟看来,官方与民间如果能够加强合作,不仅能进一步打开击剑市场,还能促进中国击剑的人才培养。

“击剑的中心目前还是在欧洲,而他们主要是以俱乐部培养为主,欧洲的俱乐部在队员18岁以前的培养有一套专业的教学体系,值得借鉴。”王盟说,“而18岁以后的培养,咱们国家做得更好。我觉得咱们可以官民结合,初期培养交给民间俱乐部,像欧洲那样,扩大选材面,最后精装打磨的工作让体育总局去完成。”

在这一点上,现任中国男子花剑队主教练王海滨也有类似的看法,“击剑俱乐部的形式,是击剑爱好者接触专业训练的一个载体,是为了在中国普及击剑。竞技体育是要面向大众的,形成大众参与的模式,这样有了人口基数,才更容易培养高水平人才。”

对于来自俱乐部的诉求,自剑中心方面又作何反应?

击剑中心主任王伟回应道:“过去击剑中心的任务比较单一,就是奥运增光,但现在全民健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目前我们要随着市场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地扩大管理职能和范围,从业余赛事举办上、教练员的注册管理、运动员的参赛管理加强和俱乐部之间的联络。(完)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ningw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