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手止步全运四强 教练落泪称队员不容易

有一群姑娘,她们一直在奋斗!有一群姑娘,她们一直在坚持!本报记者来到鞍山,就是为了看一看北京女子手球队,那支曾经的全运会四连冠霸主,坠落到低谷这12年来,如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当姑娘们出现在赛场上时,记者眼前一亮。北京女手能打进全运会已属奇迹,而昨天下午,姑娘们居然差点挺进四强。北京队主教练石伟赛后与姑娘们一一击掌。当面对极少数来自北京的记者时,一向坚强的石伟潸然泪下……“姑娘们太不容易了!”石伟说。

回眸:那是一个时代

如今的北京女子手球队,没有多少人关注。但这次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了辽宁全运会鞍山赛区。看着她们,我不由想起了那个无比辉煌的中国女子手球的“北京时代”,那是北京竞技体育的骄傲。2001年广东全运会,女子手球比赛提前进行,记者赶赴比赛地点珠海。当时的珠海是一座相对安静的城市,生活节奏也没那么快。北京女子手球队带着全运会三连冠之威来到珠海,目标自然是四连冠。但是,当时的北京队已经属于比较困难的时期,大家都感到全运会四连冠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非常难,但是一旦实现,将成就一段无比辉煌的历史。

为了能够实现四连冠,北京让当时刚成为妈妈的石伟再度复出,石伟也成为当时队中出了名的妈妈级选手。接着,北京又把远在丹麦打职业联赛的翟超(微博)请回来。而且,当时北京队中还有不少优秀球员,比如边锋张丽以及年轻的国手 李洋。从队伍实力分析,整体实力有所下降,石伟和翟超并不是巅峰时期。

在九运会赛场,王琳玮率领北京队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决赛。决赛中经过惊心动魄的对决,北京队击败上海队,一举夺取冠军,完成了北京女子手球全运会四连冠霸业。那是一个无法超越的巅峰,从那以后,随着一代明星退役,北京女手实力急速下滑。

关注:12年沉寂太久

正是因为有那样辉煌的历史,记者才会对北京女子手球队给予关注,的确很想知道如今的北京女手到底是一个什么实力,即便下滑,会降到一个什么程度。

2001年全运会之后,北京女子手球队本应进行合理的人员调整,并大量培养年轻球员,但几名不错的球员离开球队,加上翟超和石伟彻底退役,北京队实力下降不少。石伟说:“2001年全运会时,我们老队员还在打,但是已经感到后备人才情况不妙了,人员储备出现断层了。相对而言,安徽、八一、上海和江苏在女子手球方面发展很快,我们没能赶上别人的发展速度。”

后来,北京队逐渐退出了国内一流强队行列。2005年江苏全运会,北京女子手球队拿到第五。2009年山东全运会,北京队拿到第九,成绩一落千丈。在别人的眼睛里,北京女子手球队已经沦落为一支弱队。这两届全运会冠军,都被八一队夺走。

辉煌时,运动队受到了北京市体育局的高度关注,但实力下降之后,不再有人关注。而且,走职业化改革道路方面,国家体育总局原小球运动中心和如今的手曲棒垒运动管理中心,并未吸取欧洲手球职业化经验而发展自己的联赛。后备人才的缺失和经济状况不佳,导致北京女子手球队有些积重难返。

京沪:恰恰是经典对比

昨天下午在鞍山进行的全运女手决赛阶段单循环最后一轮比赛中,北京队与上海队相遇。2001年九运会女子手球决赛,就是北京队对上海队,这是国内一对女手宿敌。

2001年全运会决赛北京队击败上海队后,上海队队员冲着平时关系都不错的石伟说:“我记你们北京队一辈子,压了我们几批球员。”如今是2013年全运会女子手球京沪对决,情况完全不同了。真没想到,北京队居然打到了冲击四强的程度。只要昨天击败上海队,北京队就将挺进四强。姑娘们打得非常顽强,上半时以9比12落后。下半时北京队攻防积极认真,在离全场比赛结束还有10分钟时,北京队追成了17比19,仅差两分。然而,还是经验丰富的上海队快攻效率高,最终以24比21击败了北京队,挺进四强。全场比赛,面对实力高于自己的上海队,北京队仅输了3分。12年的沉寂,没想到姑娘们这一次拼得这样出色。

现状:期待东山再起

未能打进四强虽有些遗憾,但我看到北京女子手球队的魂还在,北京女手还没死,只要运作得当,北京女子手球队依然有东山再起的希望。本届全运会后,就看北京市体育局能否重视女子手球队。北京女手拥有崛起的希望和潜力,只是太低的待遇和几乎枯竭的后备人才令人担忧。

石伟说:“在之前的预赛时,其他省市的人就说,你们北京队进不了全运会,肯定没戏,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没有人支持我们,我觉得队员也特别可怜。”没想到,姑娘们打得很出色,北京队以预赛第五的战绩杀进全运会8强。石伟说:“这对于大家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了,对其他省市和中心的震动都挺大。那么既然来了,就要打出气势,姑娘们做到了。”

谈到如今面临的困境,石伟说:“从2009年到2013年期间,我们二队已经没有人员可招了,说枯竭一点都不为过。如今三大球后备人才招生都出现了困难,身体条件出众的年轻人来到手球队就更难。因此,我们只能到外地招生,但说白了,外地特别优秀的人,也被各省市抢走了。如今这些球员已经是凤毛麟角,她们基本上是90后。比如1991年出生的吕梦雪、1990年出生的边锋李元元。还有就是接近30岁的栾征打了上届全运会,还是主力,李雪当时是替补,剩余的人都没打过全运会,人才匮乏让人特别着急。”

待遇低也是难以成功招生的关键,石伟说:“比如说我这个主教练,我一个月挣的钱,还不如我父母加起来的退休金多。栾征一个女孩子,快30岁了,一个月基本工资就2000多块钱,她还是主力呢。球队也一直没有赞助,球队经营非常艰难。将来她们退役后的出路以及找对象,最后结婚都是问题。别的球队用的都是肌贴,我们缠腿还是用胶布。看到我们很可怜,一些朋友资助过我们队,给我们买了一些服装和装备。我特别感谢这些队员,她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才走到今天。我在1984年就进入北京手球队,手球在北京一直是优势项目,如今真难……”石伟哽咽了,眼泪流了下来。

中国女手全国就13支运动队,后备人才都不是很好,但是安徽、上海、江苏都搞得不错,他们至少在运动员安置方面和待遇方面都还可以,八一队则是全国招生。石伟说:“我们北京队后备人才也就50多人,待遇机制缺乏吸引力,如果基层搞起来,比如说学校,这样运动员出路会多一些。”

赛场上北京队打出的横幅是:“铿锵玫瑰,异乡绽放,数北京大妞独领风骚;扬起风帆,过关斩将,看北京姑娘血战沙场;北京大妞,霸气!女手姑娘,最牛!”石伟说:“北京女手真的没死,将来她们完全可以成为一条龙,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辉煌的历史和经验。”在无人关心的角落里,默默无闻地奋斗,姑娘们的坚守比金牌更可贵。

本版文字(本报鞍山今晨专电)记者 孔宁

>>>点击进入全运会专题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ronaldlu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