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满自称三届全运都是失败者 更换教练是打击

仲满爆冷出局憾别全运

仲满爆冷出局憾别全运

(记者严小琰(微博) 沈阳报道)14比15,一剑之差,北京奥运会男子个人佩剑冠军仲满遭遇天津选手侯孟君的强势逆转,止步八强,结束了全运会个人项目的征程,同时这也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场个人赛演出。“以这种方式结束,很伤心。”仲满难忍悲伤,泪洒赛场。“三届全运会,我都是失败者,全运会确实很难打。”

这位从未染指过全运会金牌的奥运冠军,对本届全运会无疑充满了渴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仲满坦言:自己主要是心里背上了包袱。“可能一直觉得这场就是职业生涯个人项目的谢幕,所以心里就是冲着金牌去的。尽管嘴上说不能给自己太大压力,但还是想圆一个梦,结果心态上就有了起伏。打起比赛来就会保守。”说这些话时,仲满已经换上了一身便服,似乎已经释怀。但队友 张蕾在女子花剑半决赛中以大比分落后时,在观众席上看比赛的他却同身后的队友争论了起来。“不是你说要放开打,就真能放开打的。”这一番对身处险境中的张蕾的评价,也隐射出了仲满内心的愤懑和挣扎。

“更换教练是种打击”

仲满的愤懑和挣扎,并不是这一次失败造成的。事实上,自从在北京奥运会上为中国男子击剑夺得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之后,仲满就背负上了一个“中国击剑领军人物”的重担。这块奥运金牌彻底改变了仲满的命运,但也带来了沉重如山的压力。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是仲满职业生涯的巅峰,那么之后这五年,他几乎再没有找回过重上巅峰的感觉。究其原因,除了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滑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教练。这是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击剑无法回避的失误。

“克里斯蒂安·鲍埃尔是非常优秀的教练,业务水平毋庸置疑。”仲满一直说,自己能获得奥运冠军与鲍埃尔有很大关系。但正是这位有恩于中国击剑的法国击剑教父,不仅与上层不和,还遭到当时国家队中多位大牌运动员的排挤,最终与中国击剑分手。“他处事不那么圆滑,训练和休息都由他来控制,不允许中间有人插手。”

仲满得益于恩师的铁腕作风,但也有很多人无法适应。“老外的文化背景和我们的差别很大,很难融合。”尽管仲满至今还和鲍埃尔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比赛期间也常常会通过邮件交流,但是离开了鲍埃尔的仲满就像失去了一把最合手的剑,空有一身武艺却难有发挥。“击剑教练员是非常重要的,他走之后我的打法肯定有变化,对我是种打击。”鲍埃尔之后,中国击剑又从法国请来一位老外教,仅从成绩上来看,这次合作是失败的。仲满也同样为了配合教练的风格而遗失了曾经的自己。

“该弥补孩子时间了”

个人赛上被逆转淘汰之后,仲满收拾起伤感,调整情绪备战5日的男子佩剑团体赛,但这届全运会结束之后,他的退役已经无可挽回。从赛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是仲满渴望已久的归宿。“这个年龄坚持下去没太大意义了,对家庭来说也不太公平。”仲满以及和他同一时期的 王敬之都将在本届全运会后退役,正如王敬之所说:“是应该腾出点时间弥补给孩子了。”将近32岁的仲满已经儿女成双,较大的女儿都已经可以向幼儿园的同学们炫耀自己有个奥运冠军的爸爸了。仲满想把更多时间留给这双儿女,他甚至想要亲自教自己的孩子学击剑。

“我要教他们学会击剑的礼仪和文化,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不过,令仲满哭笑不得的是,女儿不愿跟爸爸学佩剑,而要学花剑,仲满只得拜托花剑队的朋友来教闺女。

“我在青岛有俱乐部,希望利用现在还有的一点小名气,让更多人去了解这个在中国还相对冷门的项目。”仲满的俱乐部目前主要针对八到十几岁的青少年群体,他说:“我想让更多的孩子来学习击剑,不奢望能培养多少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但至少要让更多人懂得击剑。将来我们的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不再像现在这样,没有观众,没有气氛,没有激情。”而另一方面,仲满也担负着一份社会责任,他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退役击剑运动员成功转型、就业。“有俱乐部就要有教练。”事实上,不仅仲满,王敬之以及更早之前的王海滨也都同样经营着击剑俱乐部,有着这些积极投身击剑事业的剑客在,中国击剑依然希望满满。

>>>点击进入全运会专题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标签: 全运会仲满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adaw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