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买票咋这么难!吴大妈全运会“碰壁”记

新华社记者史春东

想看球进不去,想买票买不着。营口的吴大妈在全运赛场就遭遇到了这样的尴尬事。

临近中午,营口鲅鱼圈山海广场海滩,广场南端沙排球场比赛正在激烈进行。可容1600多人的看台上,记者数了数,就二百来人的观众,多数还是“内部人士”;广场北端热闹非凡,赶海的人很尽性,踩海浪、踢足球、驾快艇,玩法很多。

在这热闹的背景下,一位满脸不悦的老大妈与老伴面向赛场,坐在距赛场铁丝网较近的台阶上。老伴黑着脸,大妈嘴里唠叨着。

“大妈你们是?”大妈见带着胸牌的记者与他们坐在一起,好像找到了评理的人,她无奈地说:“今天来没看成比赛,老头把火全发在我的身上。我又去找谁呢?这票事儿太烦心了!”

大妈叫吴致文,今年67岁,是一位退休语文老师。31日一大早,老两口就从家属院赶来,准备美美地看场球。吴大妈的布袋子里装着小马札、茶杯、阳伞,她抱怨说:“来到山海广场,我们被拦了下来,没有票不能进。我们问哪儿可以买票?有人说让我们自己在广场上找找,我拉着老伴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找到卖票的地方;问工作人员,有的说在前边,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不卖票,真急人。”

吴大妈生气了,她指着路上的那些无票又被挡回来的人说:“组委会的人怎么就不竖一个牌子,给我们指哪儿可以买票?我和老头一个上午都在找买票的地儿。”

一直埋着头的老伴也忍不住说话了:“叫她别来,她偏要把我拉上。”

“大妈你喜欢沙滩排球?”原来,吴大妈是“老三届”,青年时就是排球爱好者,还是校队队员。说起以前玩体育的事情,吴大妈的表情也轻松了许多,她对排球一点不外行。

其实,吴大妈当日来看排球没买上票,也有原因,此前全运会沙排预演也是在这里举行,看球的人不收门票。她说:“来看的人可多了,我看了好几场。今天我来,以为在这里买票不会很麻烦,结果绕了半天,为这事我们还吵起来了。”

听吴大妈的抱怨,记者也想帮忙让她们看比赛,让老两口跟着我进场,以为可以说说情让两位老人进去。那位工作人员听了我的介绍却一点也没动心,还是把老两口挡在了门外。看到老两口失望的表情,我陪着他们又走了出来。记者终于打听到了,卖门票的地方是当地某银行的营业厅,并告诉了吴大妈。她抱怨说:“不方便呀,门票就应在门前卖,我哪里找得到什么银行哟。”

吴大妈转身走了,望着老两口远去的身影,记者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其实,在新华社其他记者的采访中,尤其在门票采购上,除了男篮等少数项目之外,如何吸引更多的现场观众始终是个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除了介绍推广项目,如何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也是一个方面。

在全民全运的旗帜下,如何让服务接地气,显然是组织者还要继续改进的。(完)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ningw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