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节俭处处彰显 不摆阔充场面不花钱请大腕

[导读]组委会在沈阳奥体中心进行了最后一次彩排,本报记者探访了开幕式文艺演出的台前幕后,而组委会此前提出的“节俭办全运”确实体现在了很多方面,900万元人民币办开幕式的效果让人感到很温馨。

2005年江苏全运会开幕式,机器人点火;2009年山东全运会开幕式,直接采用北京奥运会备选方案。但在明天下午4点的辽宁全运会开幕式上,这些美轮美奂的场景将不会见到。

昨天下午,组委会在沈阳奥体中心进行了全运会前的最后一次彩排,本报记者探访了开幕式文艺演出的台前幕后,而组委会此前提出的“节俭办全运”确实体现在了很多方面,900万元人民币办开幕式的效果让人感到很温馨。

现场探访:不摆阔充场面 绢花只租三天

记者昨天进入奥体中心时,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摆放鲜花,这本是每届大赛开幕式的保留项目,烘托气氛,只不过这次摆放的鲜花却有些不同。

“这些都是绢花,不是真正的鲜花。”现场一位正在摆放花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组委会从一家花卉公司租来的,很便宜,开幕式一完就给人还回去,一共三天。”

现场不放真正的鲜花,只是本届全运会开幕式“寒酸”的其中一方面,事实上只要稍一留心,就能发现许多细节:现场没有搭起任何表演舞台,只有三个可以随时搬动的木台子;主席台上没有茶水杯,只有一些小瓶的饮用水;许多演员的服装都有些破旧了,一点也不鲜丽……

不花钱请大腕 群众演员当家

钱太少,组委会便不再请专业演员,找了一大批群众演员。而因为演员都是群众演员,大家的压力也不大,正式的彩排还没开始,群众演员们就分批走到场地中央,开始合影留念,每个人都是笑哈哈的,完全看不出最后一次排练的紧张,或许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场活动演出,“全国运动会”三个字,压力着实沉重了些。

昨天的彩排现场,一支交响乐团很是引人眼光,团员们都身着统一的“斑海豹”海蓝色上衣、白裤子白鞋白帽、金黄色腰封和绶带,十分抢眼。“我们是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这届开幕式的现场音乐,由我们来演奏。”该乐团团长杜明告诉记者。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支乐团的成员有些不是职业的演奏员,不少人还承担着音乐培训教育工作,是“非专业选手”。“我们接到任务后,3天全部人员就已经到位,当然之后练得也很苦,顶着大太阳一训练就是个把小时,有时候一天内就要把重要的一句话吹奏一百多遍。” 杜明说。

核心人物:导演来自北工大 经费缩水没落差

中国上一次举办大型运动会,是2011年的深圳大运会,当时的开闭幕式一共花了3.37亿;两年之后全运会,开幕式只花了900万元。巧合的是,十二运的开闭幕式总导演杨嵘,正是深圳大运会的开幕式导演。从3.37亿到900万,杨嵘对这样的落差不以为然,“我自己现在就是北京工业大学的老师,这样的身份和‘节俭办全运’的宗旨也非常匹配。”他说。

昨天彩排结束后,记者找到了杨嵘,在他看来,虽然这次花钱不多,没有大型的文艺表演,没有璀璨的烟花燃放,没有夜晚的绚丽灯光,这次“平民化”开幕式呈现出的效果,还是让他很满意。

杨嵘还给记者讲了一个细节,“在之前的彩排过程中,当熟悉的广播体操音乐旋律响起时,在场的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我觉得能做到这样,这次的开幕式就已经很让人骄傲了。”

由于组委会改变了自1987年以来开幕式晚上举行的惯例,改在下午4点举行,在所有环节完成后,全运会点火时间还不到下午6点,白天点火效果会不会受到影响?杨嵘说:“其实圣火采集都是在白天进行的,所以在白天点燃圣火主火炬也不会有影响,同样有它的精彩,但具体的点火方式还要保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