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永不变的话题 国安圣战已成心中牵挂

我上小学的时候,还不知道一个球场有几个门,但对于国安,我可以说出很多名字, 高峰、杨晨(微博)、曹限东、符宾、邓乐军……

我生长在一个这样的家庭,打我有印象开始,每周末家里都会有一场“圣战”,只要国安有比赛,这一天的电视都只会关注转播赛事的频道,我的哥哥会跟家里的大人们探讨技战术和首发阵容,这中间往往充满争执。

不要以为家里的女眷就好惹,我妈钟爱杨晨,但是那个年代杨晨似乎少有打上主力的机会,于是我很早就明白了“炮轰”的意思,她会对教练的布阵发表各式不满,总的来说,主题就是为什么不用杨晨?

大概在1999年的样子,我终于成为了一名球迷。我先是爱上了邵佳一 ,随即疯狂地爱上了北京国安,那种看着国安赢球的激动让我自己都不可理解。

我开始习惯性地在每个赛季初购买带有国安赛程的杂志或报纸,然后看着那份赛程平整地被粘贴在写字台前,心里总会涌上一种强烈的安全感;我开始习惯性地购买一切与足球相关的报刊杂志,弄明白上一场为什么有些球员没首发,弄明白比赛中受伤的球员何时可以恢复训练后,心中顿然踏实不少……

我第一次去现场看球是高中的时候,我瘦弱的小身子骨陷入一群大老爷们中,看不全球场不说,根本连球都很难找着。那一天,我第一次站在工体的座椅上,大喊了一声“北京国安”,我觉得,我属于这儿。

上大学那几年,我觉得我干得最伟大一件事儿,就是场场不落地去现场支持国安。当时国安搬去了丰体,从学校坐公交车过去要2个多小时,而且你很难卡着点儿去,因为球迷看台的座位永远吃紧。

不过还好,我在球迷中结交了不少死党,他们有的会早早去铺报纸占座,有的会买了快餐给大家分,当然,还有的会买水买冰棍。反正我每每风尘仆仆地赶到现场,迎接我的永远是热情似火的小伙伴儿们。

不仅如此,我的小伙伴儿们还会叫我去参加球迷组织的口号练习活动,他们自发编了加油歌、随着鼓点的拍手、口号等等。生活中,我们有个群,随时随地聊球。有一次,群里一个叫“大叔”的朋友留言说,“下午出去办事儿,比赛有任何动向麻烦发短信告知。”结果一场比赛下来,收到一百多条短信。

习惯性地每周一上班跟同事打招呼的时候来上一句“昨儿那球踢得太臭了”,习惯性地跟老爸聊天的时候调侃一番那几百岁的后防线,习惯性地约上三五好友,打个的,去工体,喊喊“国安是个冠军”,骂骂“裁判是傻X”,吃个串儿,喝点酒,谈谈国安,聊聊国家……其实国安之于这座城市,何尝不是一种习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laifnya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