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征战总决赛14人名单 比赛中锻炼寻找问题

排球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2013-08-25 11:25
0

[导读]国际排联官网透露了各队参加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名单,中国队将派出新老结合的队伍参赛,面对比预赛实力更强的几个对手,中国女排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23日,国际排联官网透露了各队参加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名单,中国队将派出新老结合的队伍参赛,14人名单为:王一梅(微博)、惠若琪(微博)、殷娜、朱婷、徐云丽(微博)、杨珺菁(微博)、马蕴雯(微博)、刘聪聪(微博) 沈静思、米杨、曾春蕾(微博)、张磊(微博)、陈展、张娴(微博)

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预赛阶段的比赛日前结束,中国女排以九战全胜、预赛排名第一的身份晋级总决赛,中国女排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细节上的变化令人欣喜。不过,面对比预赛实力更强的几个对手,将于28日在日本札幌开幕的总决赛,中国女排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磨合队伍

3站大奖赛比赛,22名集训队员中21人得到出场机会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在重新接手女排后就表示:新奥运周期的第一年,中国女排主要是以磨合队伍、锻炼和考察新人为主。郎平的这一指导思想,在世界女排大奖赛预赛阶段的比赛中得到充分体现。

大奖赛3站比赛中,参加中国女排第二期集训的22名队员,除了杨婕(微博),其余21名球员都或多或少得到了出场机会。而在3站比赛中采取队员大批量轮换制、不断尝试各种人员搭配阵容的办法,这在以往的中国女排是十分罕见的。

对此,郎平解释说,全运会女排比赛后队员们都很疲惫,需要一个精力和体力的恢复过程。而让队员轮换比赛,既让队员都有锻炼的机会,也可以让大家都得到休整。

以往历届奥运会过后,所有世界强队都会有一个新老交替的过渡期,每逢新奥运周期的第一年,世界各强队都会以磨合队伍、锻炼新人为主,并不太看重成绩;而中国女排即便同样面临新老交替,依然非常看重比赛成绩,大赛小赛几乎都是靠主力队员,其结果总是高开低走,到一些世界强队逐渐步入正轨时,中国女排却略显疲态。

郎平虽然一再强调,新奥运周期的第一年不太看重大赛成绩,主要是以锻炼新人为主,但从大奖赛预赛3站比赛中不难看出,郎平在锻炼新人与成绩的抉择上,还是多少有所顾忌。

改进战术

尝试两名主攻加自由人主接一传战术,并增加板凳厚度

郎平接手中国女排后,便在努力尝试目前世界强队普遍采用的两名主攻加自由人主接一传的战术。这不仅可以增加球队技战术的多样性,而且可以加快进攻速率;但这也对主攻一传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中国女排的几名主攻在进攻和一传两个方面或多或少都还有所欠缺:殷娜虽然一传稳定,但进攻并不见长;惠若琪无论一传还是进攻都还远未找回手感;王一梅和小将朱婷两人的进攻虽然犀利,但一传都不是很稳定。这让郎平在用人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难题。中国女排以往也曾尝试过此种战术,但因主攻一传普遍不好,导致没能将战术贯彻到底。如今,郎平同样面对这样的困境,能否看淡比赛成绩并坚持下去,还要看其魄力和胆识。

中国女排第二期集训,郎平不仅罕见地召集了22人,而且在大奖赛期间给了几乎所有队员上场锻炼的机会,并在比赛中尝试过不同阵容,这也是新一届中国女排最大的变化。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板凳厚度,避免以前仅靠七八个主力打比赛的尴尬。

暴露问题

面对欧洲力量型打法的球队,中国女排办法不多

客观地讲,中国女排大奖赛预赛阶段的成绩固然可喜,但九连胜的含金量并没有多高。预赛阶段,中国女排的8个对手实力并不太强,只有土耳其、塞尔维亚两队称得上世界二流强队,而且只有塞尔维亚队这一个对手闯入总决赛。即便如此,中国女排在与土耳其、塞尔维亚两队的比赛中,都是苦战五局才最终胜出。

面对预赛阶段实力并不很强的对手,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起伏较大,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在面对几支欧洲力量型打法的球队时,中国女排办法不多。

即将到来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面对的几个对手,除东道主日本队外,其它4支欧美强队势必会给中国女排造成更大的冲击。在承受外界压力的同时,如何平衡实现培养新人的长远目标与争取胜绩的眼前利益的关系,将是中国女排在总决赛所面临的艰难抉择。

对此,郎平表示:“与更强的对手比赛,虽然球队犯错的空间会越来越少,但高水平对抗是积累经验的良机。我依然会继续以锻炼队伍为主,给予几位新人更多的比赛锻炼机会,以平和心态面对接下来总决赛的竞争,不会只盯着好成绩,也不会放弃机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