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邹市明现在打法不适合 原有风格不能丢

[导读]拳击比赛的技术风格多种多样,不是仅有进攻,取胜方式也不是谁进攻谁就获胜。但这场比赛邹市明只有一种进攻节奏,没有其他技战术和节奏变化。

笔者日前作为中央电视台嘉宾和国际拳联评判代表,分别观看了中国奥运冠军邹市明(微博)的第二场职业拳赛、俄罗斯喀山第27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拳击比赛,联想到7月初中国队在亚洲拳击锦标赛上仅收获一枚铜牌的惨淡结果,很有感触。

本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拳击比赛和亚洲拳击锦标赛首次采用职业拳击的10分制规则,前苏联国家拳手成绩辉煌,包揽了大运会全部10个级别的冠军,哈萨克斯坦则一举拿下亚锦赛10个级别中的7枚金牌。再对比邹市明与19岁的墨西哥拳手奥特加比赛的表现,很值得深思。规则改变后,中国拳击的技术风格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今年4月6日,邹市明在澳门4回合战胜墨西哥拳手瓦伦祖挨拉之后,有各种声音,显然给邹市明增添了许多压力。邹市明第二场6回合比赛的对手是19岁墨西哥拳手奥特加,一般情况下,入门级的职业拳手需要经过4回合比赛后方可进行6回合比赛,再经过几场6回合比赛才有资格打8回合,虽然邹市明在十几年的训练中,身体素质、专项能力、拳击技术都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中国举国体制积极备战亚运会、世锦赛、奥运会等多年训练比赛的帮助,对他转为职业拳手并从4回合过渡到6回合比赛起到关键作用,但美国经纪人阿鲁姆让邹市明的这种快节奏跳跃升级,给他带来的风险也是巨大的。

职业拳赛胜负的考量体现的是综合能力,身体素质、专项能力、技术水平、战术要求、抗击打能力、心理因素、抗外界压力、顽强的意志品质都不可或缺。邹市明与奥特加比赛中的战术安排,很大程度上是顶着第一场的舆论压力,急于让外界认为自己已不再打“业余拳了”,名符其实地变为了“职业拳手”。

整个比赛过程显示,邹市明在中近距离的拼打已有很大改观,由此可以肯定教练罗奇中近距离训练的效果明显,特别是邹市明的前手拳有了长足进步,主动出拳、主动进攻的意识都有提高,可以看出,邹市明竭尽全力在打这场比赛。从第一回合一直积极主动进攻打到第六回合,但第六回合明显体力不支,不仅没有打倒对手,反而挨了对手不少重击。笔者认为,这恐怕是邹市明拳击生涯以来挨拳最多的一场比赛,虽然3个裁判均打出59比55邹市明获胜,但奥特加只是一个“菜鸟”,比赛场面竟又是如此惨烈,更增加了对邹市明在职业拳击这条路上到底能走多远的疑虑,以及邹市明应该以什么样的技术风格展现在职业拳台上。

以下是笔者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首先,拳击比赛的技术风格多种多样,不是仅有进攻,取胜方式也不是谁进攻谁就获胜。但这场比赛邹市明只有一种进攻节奏,没有其他技战术和节奏变化。

其次,邹市明经过十几年训练养成的技术风格打法(海盗式)被丢弃了,现在仅仅就是中近距离拼打,移动、抓反击、控距离、快慢轻重节奏都看不见了。不客气地说,邹市明现在的这种打法连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都拿不到,因为这恰恰是邹市明过去的短板打法,而这种拼打型打法的拳手过去遇见邹市明,连摸都摸不着他。

此外,现在国际拳联进行的拳击改革越来越接近职业拳击,规则的改变也使比赛更加激烈,对拳手的身体素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强调出拳的连续性、拳的重量和击打效果。10分制计分规则取消了每回合每一拳的计点数,这就要求拳手积极主动,给裁判员留下一个主动优势的印象,从而判获胜。但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拳击比赛和亚洲锦标赛来看,赢得轻松、打得好看、大比分获胜的拳手,都是距离控制好、时机掌握好、技术全面、防守反击型打法的拳手。

还有,技术风格的确立,是根据每个拳手自身能力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掌握项目特点规律和认真研究竞赛规则的同时,要抓好拳击的基本功、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专项能力的训练。任何项目都离不开技术全面、特长突出而无明显的漏洞技术层面的要求。中国拳击的发展依然要学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必须走自己的路。邹市明尽管是两届奥运冠军、三届世锦赛冠军,但在职业拳击道路上还是一名新人,要学的东西很多。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扬长避短,保留优势,对邹市明来说非常重要。

最后,下一阶段邹市明的专业团队对他的比赛战术安排更应该细化,毕竟32岁的他不能从第一回合始终主动进攻打到最后一个回合,应该细到前两个回合怎么打,中间回合怎么打,最后回合怎么打。拳王阿里和泰森的训练方法不可能是一样的,邹市明也不应该走和帕奎奥一样的训练模式道路。

(注:李青生是前中国拳击队主教练,率中国队参加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目前是武警体工大队队长、国际拳联最高的三星级裁判,多次担任奥运会和世锦赛执法裁判,曾获得最佳裁判员奖。)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