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名额之争仅剩四川PK江苏 篮协面临大难题

2013年全国男篮甲级联赛(NBL)上周日落幕,但今年唯一一个CBA准入名额的争夺却远未结束,四川金强(微博)和江苏同曦(微博)都声称非我莫属。该把这个名额给谁?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不仅考验中国篮协的智慧,更决定着中国职业体育联赛的路能否越走越宽。

今年年初,中国篮协决定CBA联赛扩军,增加一个名额。一石击起千层浪,这让沉寂已久的NBL联赛立即活泛起来。随着NBL联赛进入尾声,以及中国篮协数易其稿的准入规则的出台,CBA名额争夺也日趋明朗,最终只剩四川金强和江苏同曦,这反而给中国篮协出了一道大难题。

其实,为了撇清关系,中国篮协已经制定了一个比2008年准入规则大大细化的评估标准。这次准入名额的评估综合考虑了候选俱乐部的比赛成绩、人才培养、篮球市场、经济实力、训练设施、地域影响等各方面因素,设计了11项达标指标,12项评分指标,总分值为100分。在100分的评分中,54分是由成年和青年的比赛成绩组成。这54分中今年的成绩又仅占一半。

然而,即便如此,这个规则并不能厘清这两队之间的差距。相反,这两家俱乐部都按照这个规则分别打出了有利于自己的分数,显然,这个准入评估还存在主观选项。尽管中国篮协组建了由各方组成的评估小组,这个评估小组也不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徇私枉法,但他们却必须在这两家俱乐部之间做出选择,这种选择能让落选的俱乐部心服口服吗?会不会再次出现当年广东凤铝式的退出呢?

NBL俱乐部为什么会为一个CBA名额打的头破血流?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江苏同曦和四川金强都不惜血本。四川金强斥资建基地,球队一年投入超过3000万元;江苏同曦为球队投入也不少于3000万元,如果他们真收购了南京江宁体育中心60%的股权,资金投入也接近一亿元。再加上3500万元的准入资金和200万元的保证金,CBA联赛的准入门槛高达1.5亿元。是不是进入CBA就能收回成本呢?这个答案也是否定的。近几年,CBA联赛投入大幅度递增,各俱乐部一个赛季平均投入接近4000万元,而各项收入却不超过2000万元。这就意味着即使有幸成为CBA俱乐部,每年还得烧2000万元。

投入巨资只为了一个更烧钱的名额?显然,NBL俱乐部老板并没有头脑发热。他们之所以做出“异举”,在于两个原因。一是在NBL联赛看不到希望,二是升入CBA联赛,至少还有发展的可能。NBL联赛原本设计为与CBA平行的职业篮球联赛,然而,几年发展下来,NBL犹如王小二过年,俱乐部烧钱遥遥无期。相反,CBA近几年蒸蒸日上,无论是联赛还是俱乐部的品牌价值都连年攀升,CBA俱乐部的品牌价值是NBL俱乐部的十几倍,甚至数十倍。正是看到了CBA的成长预期,准入闸门稍稍开启,NBL俱乐部都纷纷往里面挤。

CBA联赛是中国最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联赛,当然应该吸纳运营规范、有影响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俱乐部,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规划,对任何一个有志于投资中国篮球事业的俱乐部都应一视同仁。江苏同曦和四川金强愿意为篮球投入巨资,这是中国篮球之福,中国篮协该做的就是如何保护俱乐部对篮球投资的热情。这就要求中国篮协制定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准入规则,而且这个规则必须客观可操作,摒弃一切主观人为因素。江苏同曦与四川金强的二选一,确实是个两难选择,只有公平公开公正地做好了这道选择题,才能为CBA带来正能量,让职业联赛的路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林华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