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篮球 > 中国男篮 > 正文

篮球先锋报:青年队两条腿配合才是根本之道

2012年09月20日09:08篮球先锋报[微博]苏群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但就中国篮球的后备力量培养体系而言,从来是各走各的。 青年队的两条“腿”,一条是CBA联赛,一条是国字号青年梯队。篮管中心上一任领导李元伟主张各俱乐部建立完整的青年梯队,现任领导信兰成把工作重点放在国字号的建设上。你很难说得清楚,这两条“腿”哪一条是绝对真理,理想的模式是两条“腿”都很强壮,客观现实是CBA这条“腿”不给力,于是篮管中心专练另一条“腿”。

这两条“腿”各自的理论支撑完全不同,一条“腿”是市场,另一条“腿”是举国。前一条“腿”立足于长远,深化,但见效慢;后一条“腿”立足于奥运会,见效快。同为体制内人,李元伟是理想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信兰成是现实主义者。李元伟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展开就退休了;信兰成必须完成体制赋予的任务,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说来就来,他决定服从体制。

球迷和舆论通常跟着新闻走,但中国篮球青年后备体系的改变并没有成为新闻,所以不引人注目。事实上,从2009年迄今,篮管中心在国字号青年梯队上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由范斌、王怀玉等领衔三个不同年龄段的青年队,常年训练,四处比赛。目前正在日本征战亚洲杯的国奥队,更是结合了20岁上下不同年龄的高手,这种比赛原本会让国家队去打,因为对手都是成年国家队。 信兰成下令集训的青年队把北京的训练局和秦皇岛作为训练基地,既有各俱乐部的青年队员,也有不够年龄打CBA的优秀苗子。CBA俱乐部的青年梯队不够完善,是他把国字号这条“腿”放在第一位的理由,他说, CBA这些队员一年打三四十场比赛,国青队队员一年要打一百多场,这就是区别。他甚至动议在全运会再设18岁以下级别的篮球金牌,已经获得通过。

在CBA,其实每个老板都想建一套完善的青年梯队,按CBA的准入标准,每个俱乐部也必须有至少两个级别的青年队。现在 CBA有17家俱乐部,真正拥有完善并且水平高的青年梯队,只为数不多的五六家。比较突出的私营俱乐部是东莞新世纪,他们有一个篮球学校,八片场地,青年队员加起来五十多人。因为这个学校同时吸收其他俱乐部的青年队训练,场地不够了,还在找地方再建十二块球场,有心打造“CBA训练基地”。但另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军体制度的八一队、老的体育局体系的辽宁和山东队,都有完善的青年梯队,尽管他们各自的“一队”在CBA联赛中日子比较难过。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辽宁、山东和八一虽然坚守着旧的体系,但架子还在,辽宁和山东又是我们国家的篮球人才摇篮,最出好苗子。仅丹东一地,就有王仕鹏、周鹏(微博)、孟铎(微博)、曾令旭(微博)等在辽宁以外的俱乐部打球,但后卫还是层出不穷。 每家俱乐部都知道青年队的重要,但人才难觅,竞争之激烈让人难以想象。山东和辽宁守着中国最肥沃的人才土壤,私营俱乐部只好到其他省市去淘宝。现在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势力范围”,黑龙江、河北、河南等一些没有俱乐部的省份,会有俱乐部乘虚而入,与当地体育局搞好关系,提前把好苗子订走。江苏原来是篮球大省,但在市场化大潮中没有像山东和辽宁那样守住“自留地”,不断被其他俱乐部劫掠。福建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王哲林,立刻有不少球队来抢,但他们下手都晚了,像李慕豪这样的大中锋,13岁就进了新世纪。

显然,CBA的人才争夺已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但如此激烈的争抢,为什么篮管中心还是觉得俱乐部培养青年梯队不力呢?有三个原因:一是真正的好苗子不多,散在各地,训练强度和质量上不去;二是青年队要花钱,见效还慢,成材率不高,不如去挖别人的墙脚;三是青年队员虚报年龄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打青年比赛不吃亏了,可是CBA有18岁的年龄限制,实际上已经满了18岁,却至少要到20岁才能打上球,据称有个别队员虚报多达5岁。所以在CBA联赛这条“腿”上,各俱乐部的青年队参差不齐。 尽管如此,也并不是每个老板都愿意把青年队员送到国青队,这条“腿”不愿和那条“腿”一起走。我至少听到两个老板说,送上去了一是打不上主力,二是容易练废了,所以宁愿不去。这种“地方”与“中央”的利益矛盾,似乎在篮球界也不能例外。 中国篮球已经到了又一个收割人才的季节,2016年奥运会是出成绩的时候。但仅通过国字号“圈养”的方式,管的只是这一届奥运会。要做到后备人才层出不穷,让国家队保持长盛不衰,两条“腿”配合着走起来,才是根本之道。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echen]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