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篮球 > 评论 > 正文

新闻晨报:国奥大胜业余队60分锻炼价值不大

2012年09月18日08:24新闻晨报[微博]朱俊我要评论(0)
字号:T|T

在2012年国际篮联亚洲杯第三比赛日的争夺中,中国国奥男篮以107比47大胜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队整整60分,三战过后2胜1负提前晋级八强。对于这支旨在为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培养后备人才的队伍来说,亚洲杯究竟有多大的锻炼价值?至少从乌兹别克斯坦这样的队伍身上,很难说国奥的小伙子们能够得到多大的收获。

虽然挂着成年国家队的旗号,但乌兹别克斯坦在亚洲篮坛历来都是支不入流的业余球队,国内根本没有正规的篮球联赛,“国手们”也都只是“友情兼职”,早在2006年亚锦赛的时候,时任国家队主帅的尤纳斯就告诉过中国男篮的队员:如果你们有不需要的旧球鞋就放在门口,我会收走它们送给乌兹别克斯坦的队员们,他们有时连出国比赛的经费都凑不齐。2001年上海亚锦赛期间,好不容易从中亚区出线参加亚锦赛正赛的乌兹别克斯坦,竟然只带了9名队员抵沪,甚至连队中的分队训练都需要记者客串帮忙。迎战这样一个羸弱的对手,国奥只能针对前两战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实战来强化训练中的一些部署,同时让一些尚未进入状态的球员再找找比赛的感觉,磨合一下全队的配合。

从已经进行的三场比赛来看,赛前被热炒将成为国奥队核心的王哲林,对于参战成年组比赛似乎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相反,在他这个位置上,张大宇、吴轲等一些名气远不如王哲林响亮的球员发挥得更出色一些。事实上,这也是这支国奥队的一个写照,尽管队中吸纳了不少有潜力的新星,但真正能够在比赛关键时刻扛起重任的,还是像赵泰隆(微博)、张大宇这些已经在CBA联赛中浸淫了四五个赛季甚至更久一些的“中生代”。这批人有些也是年少成名,虽然之前没能打上国家队,但比起像王哲林这样尚未参加过联赛的菜鸟级球员,他们的比赛经验依然要丰富不少。

这就留给我们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这些曾经同样充满天赋的球员,在联赛中却因为受到同位置上外援或老队员的压制,无法获得足够的上场时间?过些年等机遇再摆到他们面前时,他们却没有多少能量可以贡献了。现在赵泰隆他们的境遇,其实正是郭艾伦(微博)、王哲林这批年轻人即将面对的残酷现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联赛中得不到重用,等国字号球队需要他们贡献力量的时候,往往发现其中很多苗子都已经荒废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echen]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