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篮球 > CBA职业联赛 > 正文

姚明:没有王治郅 我恐怕也不会是今天的姚明

2012年09月12日14:23体坛周报[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姚明8岁这年,有两个人为他来到了姚家。来的这两位都是方凤娣的朋友。一个是方凤娣在上海女篮的前队友,名字叫陆斌(微博),当时已经是上海市卢湾区少体校的教练。另外一位叫徐为丽,是当时上海市徐汇区少体校的党支部书记。

两个人来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姚明打篮球。他们的意思是,让姚明先上少体校练着,将来看看行不行,行就打,不行就别打。方凤娣一开始坚决不同意,说:“孩子小时候得好好念书!放了学得回家做功课啊。”

大方和大姚并不希望姚明打篮球,也不希望姚明走体育这条路,他们这辈子吃打球这碗饭,知道这行苦啊。陆斌和徐为丽自然是一直在劝:“你看看你儿子这么高的个头。俗话说,是什么人,干什么事!俗话说,也有骑马和坐轿,也有推车把担儿担。天运循环,命里该然。你们两口子一个二米零八,一个一米八八,姚明很可能以后就会长成二米多的个头,不打球就太浪费了……”这两位说得有道理啊,您琢磨,二米二六要上街卖烧饼去,也不合适啊,谁敢买啊?

这两人好说歹说,方凤娣就是不乐意。但到了最后,方凤娣还是松口了。权衡之下,他们把姚明交给了徐为丽。每天白天,姚明还是上学,学文化课,放了学就骑车去徐汇区少体校。

在徐汇区少体校,姚明开始了篮球训练。当时全国一共有3500所少体校,孩子们来这儿不是来玩的,是来吃苦的。姚明一个星期训练6天,上来第一堂课就是蛙跳,姚明胖乎乎的,跳不起来,几圈下来就累得不行,坐地上起不来了。后来开始有球训练,不分位置,就是跑步、运球、投篮、传球,周而复始,很机械化。所以,姚明当时一点儿都不喜欢篮球。后来姚明曾说,在基层教育上,中国教练和美国教练有很大的分别。美国教练鼓励队员做他喜欢的内容,而中国教练只是让球员机械地重复。重复到最后,很多孩子就失去了最初的热情。

转过年来,到了1990年。进入90年代,时代发生了巨变。中国在北京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正是从这届亚运会开始,获得奖牌的中国运动员也能得到一些比较可观的奖金了。同时,因为亚运会大获成功,在中国掀起了体育的热潮,体育运动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两年之后,在巴塞罗那(微博 数据) 奥运会上拿到奖牌的运动员更是不得了,不光有国家的奖励、地方体育局的奖励,冠军们去香港时还能得到香港富商们的奖励,电视、报纸采访不断,真算得上是名利双收。到了这个时候,中国人对运动员的看法、对运动员未来退役之后怎么去发展,慢慢有了一定改变。

也是在1990年,姚明第一次去现场看了场正式的篮球比赛。说正式,也不算特别正式,这是两张方凤娣的同事送给她的球票,比赛是美国哈林篮球队的表演赛。哈林篮球队其实就是把篮球变成表演和杂耍,怎么好看怎么来。这回可把姚明给看高兴了——原来篮球比赛还可以打得这么有意思!基本没什么防守,在空中飞来飞去,传球、扣篮(微博),什么不可思议的动作都能做出来。姚明从来也没想到,篮球也能打得这么精彩、这么好看!这场哈林篮球队的表演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姚明对篮球的热情。

两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8岁的姚明是一米七,到了11岁,姚明已经一米八八了,和母亲方凤娣一样高了。不过,虽然练了两年多,这时候姚明的篮球水平还是不怎么样,跑不动,也接不住球,而且,练的时间稍微长点儿就累。这两年多,唯一有所进步的本领就是原地投篮,说投就投,投得还非常准,手感很柔和。同时又因为个头高,所以没人盖得着,就是一架原地的高炮台。

到了1992年,姚明12岁了,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这时候,他又面临一个重大的选择。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体教分离,如果选择升初中,就只能放弃体育,你就不能成为职业运动员了;如果你要选择吃体育这碗饭,你就得放弃受教育,就得进体工队了。

这点跟美国不一样,美国是体教合一,体育蕴涵在学校的教育之中,运动员可以在学习的同时随意地选择他喜欢的运动项目,即使没练出来,也还能拿到学历,将来的生活也有所保障。但中国不是,如果选择体育这一行,那就只有华山一条路了,如果练出来,什么都不用多说,如果练不出来就玩完了。在这条路上玩完了的小伙子、小姑娘们难以计数。

姚明面临的选择,是选择继续念书,还是选择进体校?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到底走哪条路呢?

这个时候,徐为丽又来了,劝方凤娣同意姚明继续打球,实际上就是劝姚明别念书了。方凤娣还是不愿意。其实,方凤娣的心情很容易理解,那个年代过来的运动员真是不愿意自己的子女走他们的老路,大多数希望子女能多读书、上大学。他们自己没读多少书,于是希望子女能好好读书,将来可以有一个稳定的踏实的人生。

姚明自己也不怎么想继续打球,于是听了母亲的话,上了初中。初中念了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里,姚明的成绩比较差,基本上属于班里倒数几名。这个也很正常,毕竟姚明体校的训练并没放下,白天学校上课,晚上还要去少体校,属于一心二用。另外,姚明仍然很腼腆,与班上的同学交流不多。

这点可以举个例子。2007年姚明结婚时,我在上海碰到一位当时姚明班上的女同学,她在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上班,叫华蓓增。华蓓增就说,上学时她从没跟姚明说过话。对于姚明的印象,华蓓增说,姚明是她这辈子认识的最有名的一个人,但对于上学时候的姚明,她基本找不出什么记忆了,唯一记得的是,肯定没跟他说过话,也没有任何的交流。班上其他的同学大多也是这样。

说起来,还是印证了徐为丽说过的一句话:“姚明不属于这里,他属于篮球场。”

所以初一第一学期结束之后,徐为丽再次来劝姚明正式进少体校。而念了一个学期的初中,姚明的成绩不好,自己也感觉上学这条路并不好走,也没什么乐趣。于是,方凤娣终于同意让姚明正式进入少体校,走上专业体育这条路。其实,少体校里也有文化课,但当然跟正式的学校不能比。所以,对于这个时候的姚明来说,与之前唯一的变化是,以前是白天上文化课,现在晚上上;以前以上课为主,空余时间练球,现在以练球为主,空余了再上课。

1992年,姚明正式进入少体校。徐为丽给国家体委写了一份报告,说我们这儿有一个孩子,他的母亲是当初的国家女篮运动员方凤娣,父亲是上海男篮(微博)运动员姚志源。他很有篮球天赋,哪位领导如果有空,是不是来看一看?

当时,国家体委的篮球司司长,正是当初方凤娣在国家队时的女篮主教练杨伯镛。他看到徐为丽的报告之后很感兴趣,第二天就到了上海,住进奥林匹克宾馆,让徐为丽约好方凤娣,带姚明到宾馆来见一面。大方带着姚明去了,到宾馆一看,哎呀,金碧辉煌,豪华呀。真漂亮,哪儿来过这种地儿啊。

就在这个宾馆,杨伯镛见到了被徐为丽称为篮球天才的姚明。姚明也不知道来的这个老爷子是干什么的。杨伯镛和大方寒暄已毕,打量打量姚明,姚明看着老爷子有点儿怵,听他说让自己走一走,于是就来回走了一圈。

杨伯镛坐在沙发上看着,姚明肉肉乎乎的,尤其臀部很大,走路、转身都比较缓慢,还有些呆板,有点儿像企鹅。杨伯镛一边看,一边跟方凤娣聊天,闲扯了点儿家常。之后又把姚明叫过来,掰了掰姚明的手腕和大腿,最后跟方凤娣说:“你这个孩子呀,看上去确实个高,可是运动能力、协调性太一般,不怎么样。”

看得出来,至少那次见面,杨伯镛对姚明并不怎么感兴趣。临走之前,他对方凤娣说:“大方,你还记得你在国家女篮的队友任焕贞吗?她嫁给王维君了——北京男篮的运动员。他们俩的孩子,那是真棒,那个孩子的名字,叫做王治郅!”

这是姚明在人生当中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王治郅。王治郅在姚明的职业生涯当中起的作用太大了。从那一天开始,王治郅就成了姚明心目当中的目标和偶像。

姚明这辈子,打篮球一共追赶过两个人,第一个就是王治郅。从进入CBA到2002年离开CBA去NBA(微博)之前,他一直在追赶王治郅。到了NBA之后,他则是追赶着大鲨鱼奥尼尔(微博)

就从杨伯镛这一番话起,王治郅这个名字在姚明心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到后来两个人都成了名了,姚明还跟王治郅说过这么一句话:“你王治郅要是没有我姚明,你还是王治郅,你早就行了。但要是没有你王治郅,我姚明恐怕不是今天的姚明!”

就在那个下午,在奥林匹克宾馆,未满12周岁的姚明知道了一件事:在遥远的北京,皇城根底下,有一个比他大3岁的孩子,这孩子名叫王治郅,他被这老爷子称为中国篮球未来的骄傲、未来的希望。

这个人是王治郅,不是他姚明。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echen]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