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2欧洲杯 > 正文

葡萄牙队伍散漫内部拆台 名帅:简直像马戏团

2012年06月09日12:38体坛周报[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葡萄牙著名教练曼努埃尔·若泽,不久前批评国家队在备战期间就像一个“马戏团”。认为球队气氛太宽松,放假、外出聚餐过于频繁。前国家队主帅奎罗斯也添油加醋:“我对若泽的批评并不感到意外。”

两位名帅的指责让球队承受了巨大压力。在C罗(微博 数据) 等人的要求下,葡萄牙足协副主席、葡萄牙2000欧洲杯主帅科埃略不得不站出来表态,呼吁与德国队大战之前应该团结,而不是内部拆台。

与德国队比赛前,葡萄牙先后经历了在奥比多斯15天和在奥帕勒尼卡的5天集训。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疑问:这样的集训究竟有什么意义?球员在集训期间又会做些什么?

大家庭PK纪律

备战期间,球员的一天是从早上9点开始的,晚上11点结束。训练自然是重要内容,但在利沃夫,葡萄牙1996欧洲杯国脚帕内拉就告诉记者,“在竞技上,备战期并没有太多的作用,因为一名教练不可能在短短的两三周内改变什么。备战期更多的作用是让球员精神集中,相互熟悉。比如这支球队中就有3名球员,此前从来没有被保罗·本托招入过国家队。此外,球员来自不同的联赛,必须要让他们成为一个整体。在一届大赛中,往往这些训练以外的效果会导致不同结果。”

葡萄牙队历史上有过备战期完全失败的先例,即1986、2002世界杯的备战。1986年的备战从一开始就问题多多,先是集训开始时间过早,过程中又出现球员罢训要求提高奖金,更过分的是还爆出了召妓丑闻。著名球星保罗·富特雷曾在他的自传中写过:“几乎所有球员都有自己的女伴,这中间有妓女和一些愿意与球员发生关系的女人。”结果葡萄牙小组未能出线。

2002年则是另一次失败回忆,当时媒体就不断爆出负面新闻,例如大肆购物和晚上溜出酒店。结果也是球队世界杯小组赛未能出线。可以说,这两次是当之无愧的“马戏团”式备战。

从2004年至今,在记者跟踪葡萄牙队的几次大赛期间,最成功的莫过于斯科拉里时代,因为巴西人在备战期总是可以让球队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2004欧洲杯,每天晚上斯科拉里都会召集球员、教练组、队医和足协工作人员一起玩游戏,他喜欢称之为“大家庭”。巴西人还会经常在球员的房间门下塞入一些小纸条,上面有斯科拉里想对球员说的话。

作为斯科拉里的继任者,奎罗斯并不赞同巴西人的管理方式,性格严谨的他喜欢讲究纪律。备战2008年欧洲杯期间,他甚至让球员和一群军人一起训练,希望球员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团队精神。在餐厅内部,他也不再允许大家一起吃饭,而是让球员和其他人员隔开。他还喜欢每天给球员开会。对球员而言,奎罗斯期间的球队氛围显然太过沉重,完全没有了斯科拉里时代的快乐。

本托继承巴西精神

本托时代的备战究竟如何?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报在葡萄牙媒体同行的帮助下,联络了前国脚佩蒂特,2002到2008年,他代表葡萄牙参加了两届欧洲杯和两届世界杯,又是本托球员时代的队友。

在佩蒂特看来,保罗·本托或许没有斯科拉里那么多小花样,他却继承了巴西人的精神,“经过10个月的赛季,球员对于集训已经很麻木,所以要让他们的日子变得更有趣。必须要说,本托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本托一直在斯科拉里和奎罗斯之间寻找平衡点。比如集训期间他先后给球员放假3天,让他们可以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也会留出足够的业余时间给球员,“球员都是一人一个房间,房间内的电视可以看到葡萄牙语频道。球员还可以通过打牌、上网、和家人聊天、玩足球游戏、打乒乓球来消磨时间。”

佩蒂揭秘说,“这取决于每个人的爱好,也有人喜欢听音乐和看电影。过去有球员喜欢把DVD机直接带进集训地,今天纳尼仍然这么干,但大多数人已经习惯在网上看片了。还有很多球员喜欢‘德州扑克’,这方面阿尔梅达是‘巨星’,C罗、纳尼也喜欢参与。”

体育频道推荐——NIKE, Adidas专柜正品5折特卖封顶>>

刘翔邀你玩奥运微信 天天猜赢免费伦敦游!>>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echen]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说说对这篇新闻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