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综合体育 > 乒乓球 > 正文

陈静:悉尼奥运遇变故 对手不是王楠会更较劲

2012年05月02日13:34体坛周报[微博]王游宇我要评论(0)
字号:T|T

陈静:悉尼奥运遇变故 对手不是王楠会更较劲

陈静称悉尼奥运会遇奇怪变故

体坛:2000年你赢了很多冠军,包括年初在澳大利亚举行的首届乓联巡回赛总决赛。

陈静:其实那一年,世界上能和我打一打的也只有王楠(微博)和李菊,其他人都赢不了我。那次乓联总决赛,我在半决赛上赢了王楠,决赛赢了李菊。我这个人就喜欢大赛,喜欢做历史的第一次。由于那是第一次总决赛,我做了认真准备,全方位的准备。

至于悉尼奥运会,我机会也蛮大的。八进四时我赢了德国的何千红,王楠赢了何智丽,其实王楠最怕何千红的削球,可偏偏何千红先遇上我,她比较害怕我的打法。王楠害怕削球,李菊当时还不够稳定,我和她们比,充其量在技术上差那么一点,其他不差的。

那场半决赛是一场非常奇怪的比赛,我现在想来都不明所以:

第一局我赢得很轻松,第二局打得也很顺手,上来就9比3领先,就在这时裁判突然叫停,说要实行轮换发球制。

轮换发球只有在单局比赛超过15分钟才实行,在两个进攻型选手甚至一攻一守的攻削战都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削球选手才有可能出现,我和王楠都是进攻型的,况且第二局才完成12分,进行得很快,谁知裁判说要轮换发球。我打了这么多年的球,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我在比赛中也不想有情绪变化,这事要理论也应该是教练去理论,但当时谁都没有去较劲。没有人提出异议,就这样轮换发球下去,直至终盘。

当时我打得正顺手,这种改变肯定打乱了自己的节奏,因为连续五分发球,我有一整套战术,可以好好地考虑,但一分一分打就很难这么做,我的节奏打乱了,后来就输了。

如果对手不是中国人,我肯定会去较劲,但既然对手是王楠,就算了。不过直至现在我都觉得,这场比赛太奇怪了。

【2001年5月10日,陈静宣布不再参加奥运会。】

体坛:三届奥运,就这样结束,一金两银一铜,事后你回看这些比赛,是否有一种满足感?

陈静:不用等到事后,我在进行时就觉得满足,奥运会拿冠军的人很多,三届奥运拿牌的人也有,但像我这样经历的人恐怕不多。重要的是我每天生活得很开心,最大收获不是奥运金银铜牌,而是三届奥运之间的经历,让我对人生观有不同感悟,我这么怕做教练的人后来当了老师,这种变化是我以前不敢想的。现在我很喜欢学校氛围,一直有新鲜的东西让我学习,一直和年轻人在一起,让我正面地看待生活。

有人对我说,你本可以是在豪门里生活,你可以做多大多大的事情。确实我也不是没有机会,九十年代初我在中华台北时,当时宏基计算机还想让我到国内担任总代理,我没有选择往那方向发展。我身边也有太多所谓成功人士,但我觉得他们没有我快乐,我自己想做什么可以自己作主,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若想和乒乓走得近些,还可以回国家队作心理顾问。当然,你如果叫我去做教练,长时间泡在那,我肯定不愿意的。

【说到国家男队心理顾问,事情是这样,2008年陈静已是华南师大的运动心理副教授及硕士导师,应蔡振华等人之盛邀,到中国男队去做心理辅导。闲暇时还和其他人打打羽毛球,其实那时她已有五六个月身孕,别人硬没看出来,只是蔡振华觉得奇怪,平时这么注重形象的大美人陈静,怎么会允许自己变得这么胖。

北京奥运期间,陈静并没有随队观战,国际乒联(微博)在京举办活动,所有奥运乒乓冠军都受邀,陈静婉拒了。其他人还不理解,有什么事比北京奥运会的活动更重大,后来等陈静做了母亲后,大家才恍然大悟。陈静也说,当初之所以没告诉蔡振华他们,是想既然是去帮忙的,就不要添乱,否则究竟是帮助人家的还是需要别人帮助的呢?

陈静永远是一个大智慧的女人。】

体坛:我知道今年乒乓奥运集训你还会去做男队心理顾问,你觉得现在男队有多强大?

陈静:从2008年起男队的优势就愈发突出了,关键是队员的综合素质出众,我觉得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乒乓人对这个项目的热爱;二是乒乓球现在最好的环境是在中国,你不用为生计着想,乒乓创造了最好的条件;第三是顶级选手长盛不衰,对乒乓的理解不断加深,在最高峰时不是简单地维持高水平,还在努力创新,所以男队如今之强大,外国人是比不上的。

【专访系列】

记者印象>>陶醉于三次奥运 大智慧陈静成乒坛特例

汉城奥运靠自己争取>>汉城奥运陈静写自荐书:为什么不起用年轻选手

揭秘给何智丽让球>>体坛周报专访陈静:揭秘汉城奥运女乒让球之谜

如今仍信心十足>>陈静:离开内地我仍顶尖 邓亚萍乔红都做不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poniuf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