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 > 正文

无疆的追球! 辽足副总黄祖刚讲述28年绿茵梦

2012年04月12日07:57辽沈晚报[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铁西体育场北大门一侧,这是专属黄祖刚的工作区域——作为辽足俱乐部的副总、主管会员球迷工作的直接负责人,每年辽足15个主场,无论风吹雨打,天寒地冻,黄祖刚高大的身影总是场场不落地屹立在那里:协调秩序,确保赛事平稳运行。球迷们还记得,去年辽足主场对阵南昌衡源(微博),瓢泼大雨中,黄祖刚跟球迷一样,一站就是90分钟;去年夏天,辽足客场对阵大连实德(微博),沈阳球迷遇袭,心急如焚的黄祖刚从沈阳连夜驱车赶到大连,代表俱乐部探望受伤的球迷……迈入新赛季,辽足全年主场走完了五分之一,看着北京工体、广州天河体育场几乎场场爆满,急性子的黄祖刚有感而发,他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再次点燃球迷的激情,将铁西体育场上座率推向新高。

入伍未满三年半,我在救灾中入了党,又在比武时提升了排长。 22岁调入军区机关,成为了一名很有前途的作战参谋。谁料想80年代初辽宁足坛培养出一拨儿“东北虎”,他们威风八面,横扫大江南北。一度让我神魂颠倒,甚至舍弃了军装,之后的二十八年里一直在追寻自己的绿茵梦,从没有驻足……

走进球迷角

1983年的这个季节,沈阳初暖乍寒。我执行任务归队,刚走出沈阳南站就遇到了一个奇特景观。太原街北口人山人海,所有的人都朝着一个方向翘首企盼。那是和平区邮局的电话亭,一个手里端着草帽的家伙在人群中来回往返,大声吆喝着“听球捐钱,人人自愿,两毛不嫌少,大款捐一元!”他所到之处,众人还真自觉的往草帽里抛些碎钱。帽子一满,他把钱往邮局的柜台一倒,双方都不数,接线员便开始接通赛场电话。顿时,几千人的闹市立刻安静下来,“草帽”大嗓门的复述着对方的通话,人群不时的发出短促的惊讶。最后“草帽”突然跳了起来,挥着拳头向人群喊着:“赢了!辽宁队赢了! ”现场像炸雷一样,一片欢腾……

好奇总是和年轻联系在一起,隔天我特意又到太原街北口想探个究竟。那里仍聚集着百十多人,分别围成几圈在津津乐道的乱侃。我下决心挤进了一个圈子,一位看来资历较深的球迷在眉飞色舞的主讲:“中国足球舍我其谁?老一代国内有个孙铁腿,曾把对方球网射穿。几十年后咱辽宁也出了个廋骨仙(李争),昨天就把北京队的大门球网给打漏了……”“哗……”一片掌声的球迷们开心大笑。打那以后我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抢救“大拉锁”

1984年辽青调到一队,第一年就在武汉把足协杯捧了回来。决赛对广东5:0大胜,五个进球分别由五位队员打进,听说个个都很精彩。我心中已萌生尽早看看这神秘之师的强烈欲望。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跟着球迷骑自行车到老铁西体育场,那是一场现在叫同城德比的比赛,对手是沈阳部队足球队。沈部打得不错,作风硬朗,敢打敢冲,前20分钟还稍占上风,至少我这个军人球迷还有些得意。不料,场上风云突变,一个长发飘逸的辽足队员上场了,全场球迷呼喊着他的名字:“王军!王军! ”他不仅防守凶狠到位,而且屡屡传出精准且很有威胁的球。辽宁队的锋线也来了精神,左右两路频频突破,中路队员轮番插上,半场结束,辽宁队已经打进两球。果然是身手不凡,看得我如醉如痴。

陶醉未醒,忽听场外“咔嚓! ”一声,一个人连同树干一齐掉了下来。原来铁西体育场太小,很多球迷没票,干脆爬上周围的大树看球,每逢比赛那绝对是一道风景,树上掉人的事也常有发生。军人的本能让我放弃了下半场,救人要紧啊!当我到达出事地点,掉下来的那位球迷捂着肚子蜷在地下直哼哼。我好不容易拦了台132总算把他送到了医院,一路上我安慰着他,他却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反倒一直问我第二个球谁进的。到医院才知道他是这个医院的病号,两天前刚做完阑尾炎手术。医生气愤的说:“刀口摔开了,还得缝一次,像你这球迷就得在肚子上安个拉锁,解放军送你再晚点你小命都搭上了。”这“拉锁”球迷总算有了点感激之意,憋了半天冒了一句:“天下球迷是一家啊! ”

球迷植草

1985年,足球已经在中国形成一股热潮,不料国家队却在北京意外地输球,失去了世界杯出线权,这就是著名的5·19。一时间,“球迷就是散兵游勇、就是害群之马!”声不绝于耳。但时任辽宁队主教练倪继德却发出了不同观点:“足球运动倘若面对的不是狂热的球迷,而是空旷的看台或是默默无声的人群,其本身就失去了强度、力度、美和艺术的完整性! ”这段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改革开放让中国全面的同世界接轨,足球这一世界第一运动肯定会给我们长期处于封闭的生活带来冲击,球迷已经是不能回避的社会现象与问题。况且,辽宁队已渐趋成熟,他一定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意想不到的荣誉和骄傲。他需要的是支持,球迷需要的是引导,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头脑中萌生——把球迷们组织起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一想法球迷们当然认可,辽宁队更是赞同。

我开始起草章程,定做会旗、会员证。1986年4月30日,沈阳球迷协会成立了。辽宁队领队金智荣、队员唐尧东到会,市体委、公安局的领导也到了场,我被大家推举为首任会长。说也巧,那年市体育场要改造,之前没铺过像样的草坪,中华足球要在这里崛起,咱球迷做些什么?咱就来个球迷植草!我想办法从部队弄来了几台“大解放”。第二天一早开到了市人民体育场,“哇! ”球迷们来的更早,足有500多人,从中山公园南门一直排到体育场中间。

专列进京

1986年,辽宁队已两夺国内大赛冠军,沈阳球迷也名声鹊起。如同一对孪生兄弟,不仅荣辱与共,而且相得益彰。刚好实行了联赛主客场制,让一对兄弟有了共同联手的战场。几天后,沈阳球场的看台上出现了“球迷乐队”,我第一次站在了观众席前排担任了指挥。辽宁队进攻伴随着嘹亮的冲锋号,辽宁队进球,欢乐的乐曲伴随着球迷万人合唱。那年正值电视连续剧《济公传》热播,“鞋儿破、帽儿破……”家喻户晓,我一指挥球迷们竟然唱得气势如虹。不过,歌词却走了样:“鞋儿破、帽儿破,对方的大门破。你笑我、他笑我,球迷就是乐……”

一年后,球迷队伍中出现了位“老板”--牟党为。申请入会那天,他拿了十万现金,只提一个愿望:把咱球迷乐队发展壮大,让辽宁主场永远有歌声和欢乐。从此,沈阳球迷乐队的助威号角从未在赛场间断,队伍也日益壮大,最多人数达到300余人,在队员和球迷心中完全可与世界上任何一支交响乐团媲美。

七运会在北京召开,辽宁足球再次提出要夺冠军。牟党为又拎来十万元人民币,恳求说:“会长,沈阳球迷应该去京城助阵啊! ”于是半决赛时,54次沈阳-北京的列车增挂了球迷专列,这可是中国的第一次。决赛那天,沈阳球迷包租了八台双层大巴开进了北京丰台体育场。老天似乎受了感动,下了场瓢泼大雨,辽宁队的小伙子们同仇敌忾,浴血奋战,2:0干净利索的拿下对手,把七运会的最重一块金牌献给了家乡父老。

4·29大捷

1989年辽宁队再次出征亚俱杯,既乐坏了球迷,也忙坏了球迷。在太原街的冷食宫,球迷协会为辽宁队举行了壮行会。东北大帅李应发喊出了惊人壮语:我们力争把亚洲的最高荣誉带回沈阳!我代表广大球迷向他行了个庄严的军礼:沈阳球迷将用生命与辽宁队战斗在一起!辽宁队真的要创造奇迹,他们一路过关斩将,终于闯进决赛。4月29日沈阳的五里河体育场辽宁队要与日本的尼桑队做最后的决战。

大战前夕,真睡不着觉的是沈阳球迷。 4月28日,我定做了一面10×10米的红旗,20多名球迷在路灯下将五颗红星一针一线地缝在了红旗上。一个叫张健的球迷从家里扛来了30斤白面打成浆糊,弟兄们从四面八方弄来了20多把大扫帚剁成旗杆,连夜糊了一万面小红旗。沈阳啤酒厂送来了一卡车“黄牌”啤酒商标。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敲锣打鼓奔向五里河体育场,当我们把一万面小红旗全部发给到场观众后,我们累的瘫坐在体育场通道中。

比赛终场哨响,我用最后的一点力气把头一天绣好的国旗扛到场内铺在了跑道上,东药厂的老厂长像孩子般的同队员一道把红旗高高擎起,沿着跑道绕场一周。

从娃娃抓起

过份的投入总是要付出代价,我的代价是接到了通知:要足球就脱掉军装,要军装就放弃足球。这是一个人生痛苦的选择,怎么办?有一天我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把军帽和足球摆在了床上,那是一个签满了辽宁队全体队员名字的足球,捧起它显得那么重,放下它心如刀割。那顶军帽我戴了17年,闪闪的红星怎么能在我头上熄灭?那几天我整整廋了十斤。

难忘啊!最失落的时候结识了杨玉敏,他曾陪我度过了三天三夜。他劝我:“继续军旅生涯吧,对你那是一条光明大道。 ”我却大声对他吼着:“我不! ”现在想起都觉得很内疚。更令我难忘的是一天我刚出家门,几十个铁杆球迷他们每人手里拿着球迷协会会员证高呼着:“老黄!我们需要你! ”霎那间,眼泪夺眶而出。

我脱下了军装,选择继续追寻我的绿茵梦,目标是创办全国第一所私立足球学校。两个月后,沈阳绿茵足球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杜震宇(微博)第一个报到,他仅五岁编在了小队。郑智来了,身体素质挺好但没基础,球只颠了四个安排进了大队。而后徐亮、王新欣(微博)来了,还有王霄、陈星、张宝峰、曹天宝……最后一个是王洪礼领着王亮来的。值得特书一笔的是:中国足坛的老前辈王政文、王寿先和郭鸿宾担任了足校顾问。

再续前缘

1996年开始,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开始了第三个年头,辽宁足球却步入了多事之秋。除了99年肇俊哲(微博)、李铁(微博)等一批辽小虎给我们带来一丝惊喜,更多的时候荣誉与辽足远离,更谈不上辉煌。让我遗憾的是这些年我虽然三进辽足,先后担任领队和俱乐部副总,却远没有完成全省人民的希望。2005年10月1日晚上,我终于栽倒在鞍山赛场上,连夜送到沈阳医大做了胆摘除手术。病床上我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但怎么理都感到迷茫。

新年伊始,经过打击假赌黑后的中国足坛终于吹来了一缕春风,中超赛场已经开始净化,足球又开始走进校园。各家俱乐部也都纷纷开始了新的规划,我精心的把座右铭“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重新贴在办工桌上,暗暗的勉励自己,同宏运人一起去完成辽宁足球的社会使命,同时续写好一个中国球迷无疆追球的新篇章。

□黄祖刚(辽足俱乐部副总)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kegu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