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篮球 > 评论 > 正文

新华网:CBA呼唤职业裁判

2012年04月01日13:33新华网单磊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新华网北京4月1日体育专电(记者单磊)本赛季CBA季后赛共请了7名外籍裁判执法,外籍裁判确实铁面无私,对比赛的公正吹罚起到了作用。但同时,对中国裁判如何使用和发展,也给业内带来了思考。

季后赛用外国裁判,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比国内裁判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与CBA俱乐部没有沾亲带故的关系,可以秉公执法。但他们的到来也带来了球队适应问题、与国内裁判配合的问题和执法尺度不一等问题。请外籍裁判有利有弊,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提高国内裁判员的素质和能力,才是从根本上保证联赛顺利进行的关键。

但实现这个目标最大的壁垒就是裁判的职业化。国内裁判清一色是业余的,裁判是他们的兼职工作。中国的裁判来自各行各业,最主要的是各地方体育局和大学体育老师,这就不可避免地让这些裁判与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且即便是因为某些问题丢掉了裁判工作,他们还可以回到本职工作岗位上工作,待遇工资都不受影响。因此,中国的联赛对裁判没有太大的约束力,足球裁判的集体腐败就是这种体制的产物。

而在美国的NBA(微博),全部是职业裁判,欧洲的欧冠(微博 专题) 篮球联赛的优秀裁判也都是职业的。职业的好处就是他们的工资都是联赛的主办方发的,他们要是徇私舞弊,就会丢工作。而且职业裁判的收入都很高,高薪养廉让他们基本上与“黑哨”无缘。

因此想提高联赛的职业化水平,职业裁判是必经之路。目前CBA实行职业裁判最大的难题就是待遇问题,NBA的裁判每年收入可以达到30-40万美金,是中产阶级收入的近10倍。而CBA一场比赛裁判的收入仅千余元,一个裁判最多的一个赛季也就吹20多场比赛。这点收入与他们本职工作的收入相比太少了,更别提这些裁判中很多都是各单位的领导。不大幅度提高待遇,无法打动这些裁判放弃本职工作。

实现职业裁判的目标还需要一些时间,不过,提高裁判待遇的问题确实迫在眉睫。高薪养廉是在国际上普遍适用的方法,提高裁判的收入,肯定会降低他们触红线的几率。同时也可以考虑设立纯粹的CBA裁判,与国际裁判的评定脱钩,让年纪大但有经验的老裁判能够长期地为CBA联赛服务。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也会给裁判队伍带来很大的发展。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hanleyhuang]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