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综合体育 > 正文

文汇报:选择性复制“李娜模式”才有未来

2011年10月20日10:05文汇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一座法网冠军奖杯改变了中国网球,有关“李娜模式”的探讨,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汇聚全国优秀青少年球员的城运会赛场上,人们关注中国年轻球员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培养模式;在举国体制与职业化之间,如何找到平衡?

“李娜的成功让中国网球看到了希望,她的经验值得借鉴。李娜等一批球员的成功,让我们更加坚持要‘走出去’。”作为上网球队的教练,球员时代常年在西班牙训练的余乃征,对职业网球并不陌生。

今年以来,上海网球队开始将一批尖子选手送往西班牙留学。一年有四五个月时间,他们跟随西班牙网球学校的教练学球,在当地赛事和国际青少年赛事中积累经验。“西班牙网球水平高,生活开销又相对便宜,是取经的最佳选择。”余乃征表示,“西班牙教练的训练更具针对性,教球方式也更开放,给予球员更创造空间,培养个性和主动性。”

在尚不具备“单飞”条件的情况下,让体制内的年轻球员尽可能多地近距离接触职业网球的理念和氛围,不失为一条捷径。余乃征坦言,一年几十万的开销,不是普通球员和家庭所能承担,前期依然只能依靠举国体制投入。

事实上,李娜的成功正得益于两种体系,让她早期无须面对生存压力,随后又可“单飞”受益于市场。只是,这种“单飞”能否在中国网坛大面积铺开,恐怕还须因人而异。“只有等到条件非常成熟,才能去走那条路。”余乃征说。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