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综合体育 > 综合其它 > 正文

李娜:击剑世锦赛金牌送儿子 复出盼苦尽甘来

2011年10月18日18:23北京晚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31岁的李娜重新站上剑台,用一一银的成绩再度震撼世界剑坛。当年的那位“世界第一”女剑客重出江湖,恐怕为的就是这个“苦尽甘来”的时刻。

虽然李娜是个能吃苦的人,但苦涩的命运却始终围绕着她,让外人都感叹命运弄人。

从2001年北京大运会开始,李娜征战世界赛场,但每每与冠军擦身而过。在她的战绩史上,亚军似乎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魔咒”。以至于一说到李娜,她的恩师、辽宁名帅王恒满就感叹:苦啊!

李娜不是个天才型的选手,而是个不折不扣的勤奋型。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身患胆囊炎的她每次大强度训练后,吐的全是胆汁。但吃得如此苦中苦,她得到的却是雅典奥运会无缘8强的悲情。2008年北京奥运会,备战充分的李娜仍是无缘决赛。于是,这个“苦情”的剑客最终选择了退役。

退役后的李娜本来可以当教练,但她选择彻底放下那把让她吃了太苦头的剑。于是,她随丈夫离开北京,到吉师范大学当了一名体育老师。

后来,李娜生下一个儿子。不过,她显然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就在儿子刚刚1岁时,得到国家队的召唤,难舍击剑情的李娜经过深思熟虑,重新拿起了那把剑,“既然国家需要我复出,那我就再拼一把伦敦奥运会。”

卡塔尼亚挑落中国击剑历史上第一枚女子重剑个人金牌后,李娜说:“金牌是给儿子的礼物,以后他会知道妈妈为何再度复出。”

为了缓解对儿子的思念,李娜在训练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很多时候令教练都为之动容。将对儿子的爱化作对事业的热情,李娜希望用出色的战绩让自己离开儿子的这段岁月变得更有价值。而明年的奥运会,或许将是李娜真正“苦尽甘来”的那一刻,但愿这次命运不再弄人。

本报记者 孔宁 J087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