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综合体育 > 综合其它 > 正文

山西娃娃军演尧乡鼓娃 永良飞叉绝技几近失传

2011年09月17日11:30人民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表演项目,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特色之一。形式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的比赛现场,来自各民族的188个表演项目精彩纷呈,让观众大饱眼福,也为民族运动会的舞台增添了绚丽色彩。

尧乡鼓娃

山西来了“娃娃军”

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现场,有一群很年轻的演员,他们是来自山西代表团的“尧乡鼓娃”表演队。队员们都是山西临汾北关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年纪最大的也就十三四岁。

表演队队员买阳告诉记者,他们的表演队都是回族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练习花鼓。“学校有花鼓课,我们已经练了3年了。”

领队郭慧介绍说,临汾北关小学已经是民族运动会的常客了,“我们参加了第五届和第六届民族运动会,都获得了奖。”说到贵州,郭慧很兴奋:“我是第一次来贵州,这里的环境和风景非常迷人,我们计划表演一结束,就去黄果树瀑布玩。”

永良飞叉

几近失传的绝技艺术

天津武清区王庆坨农民表演的“永良飞叉”颇受观众的欢迎。领队李永明表示,半年来,这些爱好者们全身心投入训练,为的只是一个目标:弘中华民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永良飞叉”。

据了解,流传在京津冀一带的飞叉艺术盛行于明清,是一项融武术和杂技为一体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后来因多种原因,这项绝技慢慢被人们遗忘。1993年,王庆坨周边的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挖掘并恢复了这项几近失传的绝技艺术。

经过近20年的努力,“永良飞叉”有了不小的发展,这让李永明十分欣慰。在1999年民族运动会上,他们的表演拿到了银牌。2008年,表演队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参加“中华乡土艺术文化节”演出,获得最高演出奖。

摇锅

畲族传统文化“名片”

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民间的生产生活,如今登上赛场,别有一番风味。

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浙江代表团的40多名畲族运动员充满趣味地蹴起石磉、摇起大锅,亮出了颇具民族特色的体育名片。

摇锅,源自畲族民间的生产生活,其实就是搬锅的过程,如今已成了畲族人迎节庆、庆丰收的重要表演节目。

“摇锅”既考验脚下功夫,又考验全身平衡。参加民族运动会摇锅表演的浙江队队员来自浙江景宁畲族文化传承基地。“为了参加民族运动会,我们每天至少要训练两三个小时,有时晚上还要训练。”领队兰进平说。队员们纷纷表示,很高兴来到贵州表演,在这里要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畲族的传统文化。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搜索热词:

尧乡
[责任编辑:xiaoba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