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花絮 > 正文

五洲青年携手点燃“春茧”激情 矗立深圳湾畔

2011年08月13日08:22深圳特区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永恒

矗立深圳湾畔,光芒永驻人心

大运火炬熊熊燃烧在深圳湾畔,在此后的12天里将激励着大运健儿“更高更快更强”进发。但大运火炬带给深圳的光芒将远远不止12天,当大运健儿们在世界之窗说完再见依依惜别后,这座火炬塔依然会矗立在深圳湾畔。

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姜浩杨透露,与以往一些火炬塔在运动会结束后拆除不同,深圳大运会火炬塔将继续保留,成为继拓荒牛、地王大厦、小平雕像之后深圳的永久性地标。它将永远矗立在深圳湾畔,它将让人们永远怀念2011年8月这段充满激情的时光,让人们永远记起深圳人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所付出的努力和热情。

尽管火炬届时将不再燃烧,但它上面的那枚温度计,将永远忠实地记录下深圳的热度和蓬勃朝气,大运火炬的光芒将在所有深圳人的心中永驻。

主火炬手刘翔

等待十年,终回梦的起点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松

代表亚洲,刘翔与五大洲的运动员一起点燃大运会主火炬,让人很容易想起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得男子110米栏金牌后,那句“中国有我,亚洲有我”的豪言。作为集奥运会、世锦赛冠军和前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全满贯”得主,在昨晚的深圳湾体育场,“中国飞人”无疑是最有资格代表亚洲点燃大运主火炬的人。

火炬划出圆满轨迹

作为大运会火炬传递的形象大使,刘翔几乎是第一个触摸到大运火炬“虹”的运动员,从北京到深圳,从现实到虚拟,大运火炬通过千万人心手相连的传递,最终又回到了刘翔手中的那一条“虹”。

从起点到终点,大运火炬传递划完了一个圆满的轨迹;从大运会开始,到如今又回到大运火炬的光芒下,刘翔说,能够成为大运会的主火炬手,让他圆了一个长达10年的梦。

“大运会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刘翔说,2001年北京大运会的时候,他只有18岁,“那时的我还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学校帮我报名参加了大运会。第一次参加大运会,我也不知道对手实力到底怎么样,只记得预赛、复赛时还都有点紧张。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当时自己的决赛成绩是13秒33,但是左边一个美国人,右边一个美国人,我对自己说‘拼了!拼了!’最后竟然夺冠了,别提多兴奋、多高兴了。”

那一刻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10年。刘翔说,10年来他一直都想再参加一届大运会,“虽然因为毕业走出学校,已经不可能参加比赛,但至少我还可以当名火炬手。跑第几棒都可以,从头跑到尾都没问题!”刘翔说,再回大运会的梦想,在他心中整整埋了10年,到了今天才终于在深圳实现。

刘翔再从大运起航

从大运开始,受到大运金牌的激励,怀揣着再回大运梦想的刘翔开启了辉煌的运动生涯:2002年,刘翔打破沉寂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刘翔以12秒91的平世界纪录破奥运纪录的成绩,夺得雅典奥运金牌;2006年,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大奖赛以12秒88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7年,刘翔在大阪田径世锦赛上创造“第九道奇迹”,夺得世锦赛金牌,并成就金牌“全满贯”……

10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已经成长为了大明星,尽管已经荣誉等身,但刘翔依然保持着青春的热情和活力,也依然坚持着对梦想的追求。刘翔说,如今能够再度站上世界顶尖赛场,是因为不断地用新的目标在激励着自己,“北京奥运会后,我激励自己一定要站起来。”

谈到在世界瞩目下,以亲手点燃主火炬塔的方式被再度载入大运史册,刘翔说,“我相信这将是对我不断向前的另一次有力鞭策。”

“我的梦想也将再次从大运起航。伦敦奥运,我的目标是再次站上决赛场,然后跑进13秒。”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刘翔的运动生涯,正是大运精神的最好写照。

揭秘

点火仪式

最体育最深圳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松

回归仪式,回归体育是这场开幕式的主旋律,而点火仪式更是这道主旋律的完美体现。大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姜浩杨表示,这是一次最体育最深圳的点火仪式。

最体育,回归仪式本质

“没有高科技,但依然充满激情扣人心弦,点火仪式最充分地体现了体育元素。”姜浩杨表示。

对于这场点火仪式,大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姜浩杨表示,“以往的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火炬都是由一名运动员点燃,这次我们选择5名运动员来共同点燃火炬,代表着全球五大洲的人们祈望世界和平彼此和谐相处的共同愿景。”

开幕式团队此前曾多次承诺不请大腕,但主火炬手刘翔确实是绝对的大腕嘉宾,姜浩杨对此解释道,“刘翔是少有的情况,我们知道,刘翔正是在10年前的北京大运会上夺冠,从而开始了自己辉煌的运动生涯。刘翔与大运会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刘翔来参与大运会,参与大运会点火,合情合理,又给人们带来了惊喜。”

最深圳,体现敢闯敢试

当然,这场火炬点燃仪式,也是深圳人开拓精神的完美体现。当火焰层层升腾时,那一团团的火焰就像是千千万万的深圳人,勇敢攀登,不怕艰险,最终攀上顶峰,一览众山小。

“世界之门”可开可合,还打破了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的空间局限。大学生运动员们由场外走进世界之门,观众的视线则穿越了世界之门,直达更远的火炬塔,更远的城市,更远的大海和未来……这些都是体现深圳人团结创新的精神。而两路火焰在火炬塔下汇聚,然后蹿上火炬塔顶端发光发热,则是深圳人团结和奉献精神的完美写照。

主火炬塔还凝结了深圳人的勤劳和智慧。为了保证火炬塔坚若磐石,可以长久地屹立在深圳湾,研制团队研制出具备防腐蚀、防风化并具备自净能力等优点的新高仿真石材。不仅保证了火炬塔视觉艺术效果的完美呈现,更有效地保证了火炬塔在海边特殊环境下应对潮湿、多雨、台风等恶劣气候条件。其点火系统参照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采用了6套高能电子点火系统,2套长明火点火系统,3套熄火自燃系统。同时用3路气源、2路电源,确保火炬塔的顺利点燃及赛会期间的持续燃烧。

周子迁:

有一种拥抱

世界的感觉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彦

随着周子迁右手举着火炬、骑着自行车进入开幕式现场,现场气氛再度被推向了高潮,“在今天这样的一个氛围和环境,感觉还是很紧张,舞台那么大,当时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我一个人身上,有一种拥抱整个世界的感觉,骑行时对自己说骑慢些,享受这精彩的时刻。”周子迁激动地说。

周子迁是一名专业设计师,酷爱自行车旅行,他用400天的时间,骑行万里,收集了2011张全国各族人民与UU笑脸的合影,“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周子迁说。

之前的大型综合运动会也有人收集笑脸,但是周子迁这次所做的更具特色,“之前运动会收集都是城市或是网络上面大众的笑脸,人群比较单一,我想与他们不同,便去到边境地区,寻找少数民族淳朴的笑脸,他们可能不会上网,但是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了解到与深圳大运会有关的一些事情。”周子迁说。

周子迁一直做着和大运会有关的事情,对大运会也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他说:“2009年我就开始参加大运文化骑行活动,到万里骑行,再到大运会开幕,心里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现已经习惯耳边时常听到‘大运会’这三个字。结束后,可能心里都会有失落感,就像我每次旅行后的那种感觉,身边少了些什么似的。”

八位执旗手 各有各精彩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孟迷)在本届开幕式上,随着纯洁的白色大体联会旗出现在中心舞台,八名执旗手亦全部一袭纯白。可别小看这八名执旗手,他们个个都大有来头。

第一位执旗手是广东本土柔道运动员冼东妹,她曾获得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52公斤级柔道冠军。她的传奇在于她的“坚持”,在雅典奥运会夺金后,她本已淡出赛场,但在2007年初,已经32岁的她复出,并于2008年夺得北京奥运会冠军。

第二名执旗手冯敬是世界体操锦标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全能王。1985年出生的他可谓新一代体操选手中的佼佼者,在2001年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他摘得男子全能比赛桂冠,是自李小双之后中国体操史上第二位获得世界全能冠军的选手,并且创造“年纪最轻”的记录。

第三名执旗手蒋秋艳来自最需要耐力的体育项目——竞走。出生于陕西农村的她12岁开始练习竞走,在高强度的魔鬼训练下,终于在2007年成就辉煌,先后获得泰国曼谷第2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全国冠军赛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和亚洲锦标赛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

深圳大运会自然少不了深圳运动员的身影——第四名执旗手 刘刚是来自深圳本土的射击运动员。他与1999年被选入深圳射击队,2003年调入广东省射击队,后又于2005年进入国家射击队,并于2006年获得亚运会步枪卧射冠军。

第五名执旗手章硕(微博)来自优美的体育项目——艺术体操。她曾获得2002年釜山亚运会个人团体冠军。第11届全运会后,章硕从国家队退役后,选择在国家队当教练。她是本届参赛的教练员。

第六名执旗手陈定身兼多个“身份”,他首先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并且是起步于深圳的本土运动员。2010年,他曾获得国际田联竞走世界杯团体赛冠军。同样,第七名执旗手是清华大学的优秀学生李钟顺,他也代表着大学生群体。

第八名执旗手张晓刚第一个身份是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学生,此外他更是本届大运会的优秀志愿者代表。他在八位执旗手中占得一席之位,代表着大会对于志愿者的最高敬意。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jinghuin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