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田径 > 正文

冯树勇:110米栏龙头仅有刘翔 全面繁荣尚早

2011年06月08日09:54中体在线-中国体育报叶珠峰我要评论(0)
字号:T|T

自今年入夏以来,中国的跨栏选手普遍表现不错。刘翔(微博 官网 博客)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再度重回13秒,而刘翔身后,除了并肩作战的史冬鹏(微博)外,还杀出了江帆这位达到伦敦奥运会参赛A标水准的新悍将。除此之外,近两年,还有 邢衍安、纪伟(微博)、尹靖(微博)和谢文骏(微博)等多位选手跑出了奥运A标水平。在很多人眼中,有了刘翔的领衔,110米栏项目似乎已成为了中国田径的“龙头”项目,实现了全面繁荣的集团优势。

不过,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微博 博客)并不这样认为。“所谓的‘龙头’,也仅仅只是刘翔一个人而已,其余选手的表现还不足以说明男子110米栏项目达到全面繁荣,更谈不上什么集团优势。至于江帆最近的崛起我们只能评价其是崭露头角,还有待观察。”

国际田联官网显示,北京奥运会和柏林世锦赛,男子110米栏的报名A标均为13秒55,而大邱世锦赛和伦敦奥运会则调整为13秒52。冯树勇先是对这个“门槛”作出一番解读。“实事求是地说,因为跨栏并不是全世界田径的流行项目,所以从业人数相对较少,中国选手在达标方面更容易在世界上相对领先。但如果仅仅是一个奥运会A标的成绩水平,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第一轮或者第二轮就会被淘汰。”

冯树勇又拿男子跳远项目举例来进行类比。“近几年,我国男子跳远达奥运会A标的运动员,甚至比跨栏队的达标人数还多。而在跳远项目中达到A标,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或许可以冲进前五名,因此跳远选手从人员水平和成绩角度来讲甚至比跨栏还要‘繁荣’,但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男子跳远项目中的‘刘翔’。”

由此可知,世锦赛和奥运会的A标只不过是一个敲门砖,而不同项目的A标也代表着各自项目世界范畴里的市场“水平”,不可一概而论。跨栏队只是因为有刘翔才被更多关注,跳远队也并不是因为没有领军人物而水平低落。

据资料显示,男子110米栏项目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只有三个能突破14秒大关;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包括李彤在内的四五个人能跑进14秒以内,其中李彤最快成绩曾达到13秒25。而过去十年间,曾经有一届全国田径大奖赛上有十人进入14秒的水平。“确实,从历史上看,我们自己和自己比,项目的水平是在进步的。但想要在世界比赛上有点竞争力的成绩必须要稳定在13秒30左右,如果我们有一批跨栏选手实力保持在13秒10到13秒30之间,这才能说明跨栏全面繁荣的到来。”冯树勇最后给“全面繁荣”下了定义。

本报实习记者 叶珠峰

(中国体育报)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vikkyd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