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羽毛球 > 正文

解析林丹与李宗伟打法 看当今男单发展趋势

2011年04月28日16:59《羽毛球》杂志夏煊泽我要评论(0)
字号:T|T

羽毛球男单项目在五个单项中的影响最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看,男单打法代表着整个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回顾历史,羽毛球男单打法曾经出现过“杀上网”的快攻打法,也有“防守反击”的打法,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上两种打法渐渐淡化,逐步趋于一种融合了两者特点的“拉开突击”打法。然而从技战术发展的角度看,现代羽毛球竞技在体能、技术、战术等方面的要求都远远超过了以往,因而仅仅以“拉开突击”一词来概括当前男单的所有打法,显然过于笼统,无法对个体化的男单打法进行精确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训练的针对性,同时也对“百花齐放”的战术指导思想的贯彻不利。

林丹(微博 博客)李宗伟是当今羽坛男单最高水平的典型代表,从打法类型看,他们都可以归为“拉开突击”。不过,由表1可见,两人在“拉开”和“突击”的方式上各不相同,林丹的“杀劈”和“高球”使用率较高,整个打法以“控制底线抢网突击”为主;而李宗伟的吊球和软压的比例较高,打法上以“软压控网伺机突击”为主,应该说他们是两种针锋相对的打法。从两人以往的战绩(16:8)看,林丹的优势很大,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前一种打法比后一种打法先进呢?

表 1 林丹、李宗伟后场技术使用率对比

比赛 运动员 杀劈 高球 吊球

2011年全英赛 林 丹 38.85 35.25 25.90

李宗伟 28.74 23.56 47.70

2011年韩国赛 林 丹 40.51 33.85 25.64

李宗伟 28.63 29.77 41.60

应该说,存在就是合理。两种打法都代表了当今男单的最高水平,胜负更多取决于个人的把握和掌控,与打法本身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从理论上分析,以上两种打法相生相克,互为限制、互为促进。

“控底线抢网突击”打法的关键在于抢网的意识,因而打法中的整个站位必定更趋向于网前,后场相对比较空。而“软压控网伺机突击”打法的重点也是在网前,只是调动球路的方式不同而已,更多运用软压和吊球技术,期望对手放网和重复网前,伺机推扑得分。为了限制该打法,近来“网前挡远网技术”和“接软压快抽两底线技术”应运而生,且使用越来越频繁。由此可见,现代男单打法争夺的焦点越来越趋向于网前,谁在网前确立了优势,谁就掌控了全局的主动。

林丹与李宗伟在今年的全英赛和韩国公开赛上不同的胜负结果,与网前争夺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表2可见,韩国赛李宗伟网前失误多达14分,明显高于林丹,因而也把主动权让给了林丹。而在全英赛中,李宗伟的网前失误明显减少,所以体现了更多优势。

表2 林丹、李宗伟网前技术对比

比赛 运动员 网前

得分 失误

2011年全英赛 林 丹 7 7

李宗伟 3 5

2011年韩国赛 林 丹 6 10

李宗伟 7 14

现代男单打法更趋向于全面和细腻,多拍比例明显增加。20世纪80年代,男单多拍比例(持续15秒以上)为7.6%,90年代增加到11.5%,而自2006年实行21分直接得分制以后,多拍比例几乎增加了一倍,上升到20.01%。显然,在规则改变以后,大家都意识到无谓失误对胜负的影响越来越大。如表3所示,在今年林丹、李宗伟的全英赛和韩国赛两站比赛中,无谓失误对比赛胜负的影响作用几乎和主动得分相等,然而主动得分所付出的体力和精力代价则是失误所导致的得失分所无法比拟的。相同的得分,不同的付出,其中之理不言而喻,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无谓失误,那么比赛中往往入不敷出,结果必定是败局。所以,现代男单打法更加注重细节,注重每一拍的质量,在多拍控制和创造进攻的过程中,每一拍处理不仅要到位而且更要体现“限制性”,即尽可能地限制对手加速,为自身主动创造机会。在这样的一种普遍要求下,多拍比例明显上升是必然的结果。目前高水平男单每回合的平均拍数达到了9.45拍,也就是说两强相遇,谁在前10拍出现的失误多,败局的可能就高。

表3 不同性质得分对男单胜负的影响

直接得分% 压迫性失误% 压受迫性失误%

43.61 13.82 42.55

还是以林丹和李宗伟在全英和韩国的比赛为例。韩国比赛,尽管李宗伟的直接得分率高于林丹,但是由于在失误指标上,压迫和非压迫性失误率均高于林丹(表4),结果以1:2告负;而在全英赛,李宗伟不但在直接得分上占优,而且非压迫性失误也明显低于林丹,所以全面控制了场上的主动权,最后以2:0胜出。

表4 林丹、李宗伟全英赛、韩国赛不同得分性质的对比

比赛 运动员 直接得分% 压迫性失误% 非压迫性失误%

2011年全英赛 林 丹 17.10 3.94 27.63

李宗伟 23.68 5.26 22.36

2011年韩国赛 林 丹 20.53 7.14 17.85

李宗伟 25.00 9.82 19.64

进一步分析李宗伟近期与林丹比赛的特点,发现其后场进攻的威胁明显加强,尽管杀劈技术的使用率不如林丹,但是进攻的效率更高。表5显示,无论在韩国还是全英,李宗伟后场进攻得分的比例都超过了林丹。

表5 林丹、李宗伟后场得失分对比

比赛 运动员 后场

得分 失误

2011年全英赛 林 丹 5 7

李宗伟 11 9

2011年韩国赛 林 丹 14 6

李宗伟 16 9

在常人印象中,林丹后场的攻击性无人能及,在以往多次与李宗伟的较量中,林丹也明显处于上风,为何在近来的比赛中,其后场攻击性的优势慢慢弱化了?仔细分析李宗伟的比赛视频发现,他的后场进攻方式有所变化,在原来软压战术的基础上,增加了控后场的比例,使林丹“逼压式”的突击机会明显减少,后场进攻的得分率也自然降低,而后场被动高球的处理则往往成为李宗伟突击的良机。

综上所述,现代男单在不同风格打法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下,朝着更加全面、细腻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无谓失误对胜负的影响更显著;二、男单技术更加细腻稳定,多拍比例明显增加,对运动员无氧耐力和控球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三、现代男单制胜的焦点越来越趋向于网前,谁在网前确立了优势,谁就把握了全局主动;四、后场的绝对攻击实力,只有在抢网意识和网前技术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充分体现威胁性。五、每一拍处理技术的“限制性”是当今男单高水平差异的主要标志,技术细节正在成为男单突尖的核心环节。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