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乒乓球 > 正文

贺捷:50年乒乓人生 为容国团首场比赛当裁判

2011年04月27日16:05华奥星空网叶婉 王杨我要评论(0)
字号:T|T

“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三件事:一是从1945开始当兵打仗,为建立共和国出了力;二是从1949年开始当哲学教员,教书育人;三就是搞乒乓球。”1961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贺捷的人生转折点,从那次偶然当裁判至今,前中国乒协副主席贺捷的乒乓事业已经经历了整整50个年头。

如今,已是81岁高龄的贺老早已把乒乓球融入了自己的生命。说起他与乒乓球的故事,贺老总是说有很多的偶然,但是他坚定的信念、无悔的追求和执着的热爱使这50年成为必然,而这一切在旁人看来却是——命运使然。

结缘

贺捷第一次接触乒乓球是在战争年代,1948年沈阳解放,他是先头部队的一名副指导员,进城后暂时住在汇丰银行。大厅里有一张乒乓球台,贺捷只在中学时看见过日本老师打乒乓球,新鲜感和好奇心驱使他挥拍试打,却没想到越打越有瘾,越打越熟悉,从此开始迷上了乒乓球。

部队不能长期驻扎在银行,于是贺捷随队伍转驻岛南市区的青年会。没想到这里也有乒乓球台,而且对外开放,贺捷自然尽情挥拍,好强的性格让他在和别人打球时总想赢,慢慢地结识了很多球友,球艺、球技也随之提高。年底贺捷被分配到军区机要学校任宣传干事,开展乒乓球活动成为他的工作。此后贺捷相继到政学院学习和长春政治干部学校任教,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就是打乒乓球,还多次获得校内比赛冠军。

1959年,为准备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地方各省(市)、解放军各军区都提前进行有关项目的选拔赛。因为贺捷在部队和校内比赛中都取得过较好成绩,组织上派他进入军区集训队,但确定为随队当裁判、做替补队员。后来军区球队要进京参加解放军代表团的选拔赛,他只好返回长春。机缘巧合,回到驻地正值吉林省在长春搞选拔赛,贺捷又被推荐为裁判长。

正是有了以上两段经历,1961年26届世乒赛贺捷和丁宪阁两人作为解放军的代表,被推选为裁判员。

世乒赛是展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好机会,也为增进各国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了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国家体委在荣高棠副主任率领下,一些司、局长们都深入第一线抓比赛筹备和集训工作。集训中,他们遇到了国内没有一名乒乓球国际裁判、没有一人出国做过执行裁判的窘境。

怎么办?国家体委领导提出了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尽快培养亟需人才。随后一批老裁判按照国际乒联的规定,结合历次全国比赛的经验,再找那些出国打过比赛的老运动员访问,群策群议地制订出一整套临时操作规程。同时,在抽签、编排、公告等方面也创造性地研究出一整套操作模式,这套编排、记录法规后来列入体院、校教科书中,有些现在也在沿用。

除此之外,裁判要走开幕式的入场式,为使队列整齐划一,反映出中国人良好的精神面貌,来自部队的贺捷担起了训练列队的任务。之后新闻纪录片中裁判队伍的整齐步伐和抖擞精神就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肯定。也正是通过这两个多月的训练,使贺捷对乒乓球裁判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为执行世乒赛的裁判任务和以后从事裁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1年4月5日,比赛拉开战幕,来自五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的243名男女运动员开始进入比赛,选手们场上的激烈竞争让裁判们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贺捷作为裁判的第一场国际比赛是容国团对厄瓜多尔选手,一方是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一方是冲破重重困难直到开幕式才赶到的运动员,这场比赛自然备受媒体关注。身携各种“长枪”、“短炮”的新闻记者纷纷围在比赛台的周围。贺捷虽然经过集训、演练,但是到了正式比赛时,面对18000名观众的大场面,心里难免还是有些紧张,但是他凭借军人的那份沉稳,与年轻、反应快的副裁赵志筠配合默契,再加上比赛场上双方实力悬殊,使得他从容地通过了第一关。

新建的工人体育馆内10张球台上演绎着惊心动魄的比赛。邱钟惠大战高基安、徐寅生的12大板、庄则栋的近台两面攻、李富荣的左推右攻,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中日男团争夺冠军赛,日本队4比3领先,第8盘是容国团对星野,这也是最令贺捷兴奋的一场比赛,1比1平后,决战局双方争夺得十分激烈,最后容国团以21比18胜,那是中国第一次夺得团体世界冠军。当时,所有的灯突然都亮了,全场的观众疯了一样地鼓掌、呐喊,连平时一向稳重内向的容国团都兴奋地蹦了起来!贺捷在场边也激动得跟着鼓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此后中国队又获得男、女单打冠军。

作为军人,一生追求的是党和国家的荣誉,这一刻,贺捷的内心正被一种无比强大的荣誉感充斥着,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也许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潮澎湃让贺捷这50年的乒乓人生坚定而无悔!

勇挑重担

贺捷裁判工作的转折点是在26届世乒赛男单半决赛徐寅生对李富荣的那一场。按计划那场球本不是他临场执裁,荣主任让他到主席台后面的贵宾休息室时,正和徐寅生、李富荣谈话,气氛比较严肃,他俩离开后荣主任对贺捷说“这场球你做执行裁判,一定要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又说:“贺捷,你是部队来的干部,要把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带到裁判队伍里来,我们要建立一支新型的中国裁判队伍,这个担子就给你挑!”事情来得突然,贺捷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嗯”了一声表示接受。因比赛在即,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就急急忙忙地去做赛前准备。没想到他的工作从此改变了——成为一名“专业裁判”。

世乒赛结束后,贺捷和 张伟廉立即赶到太原,筹备1961年的乒乓球全国锦标赛。这也是贺捷第一次担任全国比赛的领导工作,张伟廉是裁判长,他是副裁判长。当贺捷拿着麦克风准备介绍入场运动员的时候,门突然“嘭”的一声被挤开了,很多人一下子涌入场内,场面一时很混乱。贺捷临危不乱,迅速分析了一下形势,让挤进来的人都出去是不可能了,于是他让已经进来的人原地坐下,位置不够就上楼坐在阶梯上,公安人员把好门,再不准让人进来。就这样,很快整个场面稳定住了。事情过后,贺捷作为军人特有的沉稳和魄力得到了在场众多领导的充分肯定。接着他又担任北京国际乒乓球邀请赛的裁判长。此后,继在沈阳、南京、广州举办的全国比赛和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和中国“乒乓外交”的三大赛事中任裁判长。在此期间,贺捷和裁判届同仁认真按照国家体委的要求,为“在我国建立一支新型的裁判队伍”而努力工作。

从此,贺捷的人生轨迹改变了,各界领导对他工作的一致好评使得他成为了一名“职业”裁判长。

也正是由于从事裁判工作,贺捷得以在亚非乒乓球邀请赛决赛前,随当时的国家体委领导到中南海西花厅周总理办公室去汇报赛事。能与周总理零距离接触,不管是乒乓球裁判还是其他裁判而言都是前无古人的。总理点名要王猛和贺捷去汇报,王猛汇报完了比赛概况,让贺捷汇报比赛进程。当时贺捷和总理隔了四个人,军人那样站起来,一一汇报,总理看他很紧张,说“你过来,过来”,贺捷拿着秩序册走到总理身旁,总理带上老花镜边看秩序册边听贺捷汇报。总理看得很细,“我就看到总理带的那块表是上海牌的,袖口都磨破了,脸上的老年斑一块一块的,那时候总理的身体就不是很好了。”半小时的零距离接触,成为他终生难忘的幸福时刻,“这也是我乒乓人生中得到的最高奖赏”,贺捷激动地说。

重建八一队

之后贺捷奉命离开裁判界专注于八一乒乓球队的重建工作。“总政给我两封空白介绍信,我一封介绍信给了国家体委,从国家体委先请了两个教练,男队是陆巨芳、女队是李莉;一封介绍信拿到广州军区,请他们帮忙搞全军乒乓球选拔赛。”组队要有尖子带头,贺捷听说上海的李振恃胜了日本名将河野满,但是进不了上海队。他先后去了三次上海,终于把他调来八一队。

为八一乒乓球队的重建,贺捷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老伴两地分居10年,自己的孩子都很少见到。1973年李振恃第一次打全国比赛,贺捷一人坐在场边,还是全国转播,贺捷的压力很大。比赛打完,李振恃拿了单打冠军,贺捷一下子两耳什么都听不见了,送去军队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过度疲劳综合症。经过三天的“睡眠疗法”才慢慢恢复,却也只有右耳能听见,还要借助助听器。

八一乒乓球队也不负众望,当年组建当年取得好成绩,受到总政首长的表扬,并批准建立一栋标准化的乒乓球馆。

为乒乓无怨无悔

光阴似箭,2002年,在纪念中国乒乓球建队50周年的宴会上,贺捷和张钧汉向荣高棠、李梦华等老领导敬酒时,荣主任高兴地说:“你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是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李梦华说:“中国乒乓球裁判队伍是一支很好的队伍。”

离休后贺捷仍然关注着乒乓球队。九运会随队参观,八一队获得团体冠军,他们欢庆胜利时,贺捷到新闻中心给《解放军报》发稿,“小将挑大梁”翌日见报;北京奥运会期间贺捷又写了“星的轨迹”;十一运会王皓(微博 博客)勇夺三枚金牌,期间贺捷患癌症大手术前,还应《军营文化天地》之邀写稿评述,写下了“王皓成熟了”一文。

岁月如梭,五十年来往事历历在目。贺捷说:“是党的培养教育,同志们关心互助,使我在乒乓球事业上能尽绵薄之力。如果说有点成绩的话,应该感谢哺育我的人民军队,感谢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感谢朋友们的帮助,感谢家人的支持。”

“乒乓球给了我快乐与荣誉,苦辣艰辛都是福。”是一种怎样的执着和热爱,让贺捷对自己的乒乓人生无怨无悔?贺捷说:“如今,我已年过八十,成为乒乓老人,我为我的乒乓人生自豪,我还要让我的乒乓人生在乒乓运动中欢笑、永生!” (文/叶婉 王杨)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